廣州網貸平臺遭遇“限量令”
廣州網貸平臺陸續接到監管部分的口頭通知,要求整改期間控制業務總量不增長,就此廣州也成為第三個確切收到網貸規模需“限量”的城市。近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關于落實清理整頓下一階段工作要求的通知》。要求對整改類互金機構,明確業務規模和存量違規業務要“雙降”,不再新增不合規業務,整改時間原則上不超過1年,即整改實施應最遲于2018年6月底前完成。[21世紀經濟報道]
深圳網貸平臺數開始回彈 問題平臺僅1家
大浪淘沙是P2P網貸行業的常態。不過,對于野蠻生長多年的深圳行業而言,卻出現“逆生長”。繼之前平臺數持續減少以來,本周,按照網貸之家提供的數據顯示,至7月底深圳市正常運營的平臺數為308家,較上月增加兩家平臺,這意味著深圳迎來了近年來久違的增長。而縱觀全國,環比減少才是大勢所趨。[南方都市報]
剛剛!中國互金協會發文 提示ICO非法集資等風險
8月30日晚間,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關于防范各類以ICO名義吸收投資相關風險的提示》,稱各類以ICO(Initial Coin Offerings)名義進行籌資的項目在國內迅速增長,擾亂了社會經濟秩序并形成了較大風險隱患。為保護社會公眾的合法權益。[網貸之家]
當科技超越法律:FinTech的英國經驗
這兩年,由金融(Financial)和科技(Technology)結合而生的“金融科技”(FinTech)一詞在中國大熱,一舉取代已被污名化的“互聯網金融”,為層出不窮的“新金融”提供了新的理論勢能。如何應對這樣一個科技超越法律的時代,是各國共同的難題。英國在FinTech領域的經驗,給不確定的時代提供了一些確定的,但又遠未定型的“它山之石”。[FT中文網]
前七月居民消費貸大爆發 機構眾說紛紜解“謎團”
今年前7月,居民新增消費性短期貸款達1.06萬億,累計同比多增7137億。而去年全年新增消費性短期貸款總額僅8305億。消費信貸出現了爆發式增長。到底是什么推動了消費信貸的大幅增長?[21世紀經濟報道]
汽車金融滲透率預期五年翻番 百家公司短兵相接搶跑道
從2005年到2015年10年中,我國貸款買車比例已經從不到10%,快速增長到2015年的25%至30%,這意味著,我國汽車金融這十年發展速度,相當于國外的100年。而在2016年到2017年短短的兩年中,汽車金融滲透率繼續上升,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汽車金融滲透率已達35%-40%水平,其中豪華車金融滲透率更高。[21世紀經濟報道]
四大行上半年凈利增速觸底回升 資產質量明顯向好
8月30日,四大行2017年半年報悉數披露。數據顯示,上半年四大行稅后凈利潤合計超5000億元,且凈利增速觸底反彈,工行、建行、中行、農行的稅后凈利潤分別增長2%、3.81%、3.02%以及3.44%,相比去年底1%左右的增速顯著提高。
除了盈利能力改善外,四大行的資產質量也持續向好,不良率均較去年末出現下降。其中,工行不良出現“雙降”,逾期率、剪刀差等關鍵指標全面下降,中行上半年不良余額較上年末僅增加10億。[證券時報]
(原標題:廣州平臺遭限量令 深圳平臺數量開始回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