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現金貸的持牌問題,多位與會人士稱,監管層希望領導行業規范有序發展,防范脫實向虛。一切不合規的要合規,沒牌照的要有牌照,現金貸納入監管。
浙江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院院長、浙江互聯網金融聯合會聯合主席賁圣林表示,未來監管會更加強調、執行從事金融服務的持牌要求和監管全覆蓋,中央與地方金融監管事權會更加清晰,地方金融監管的能力不足、手段缺乏是我們的短板,未來更多資源的配備和監管科技手段的運用有望緩解這方面的挑戰。
持牌的要求會推動無牌企業更快地轉型和規范,國務院關于互聯網金融的規范整治進入實質階段,叫停各地互聯網小貸牌照的審批雖然有“一刀切”的短處,但有利于小貸行業的整合,推動行業的規范發展,加快網貸行業風清氣正的生態環境的打造。
賁圣林認為,即便是持牌機構,如果背離了普惠金融、公平交易等初衷,跨越了審批的邊界,如群體、產品、利率、規模等,一定程度上被叫停是應該的,這在全球也是正常的,即互聯網金融的邊界問題。“客戶與產品的適當性原則,是金融監管的核心,也是負責任金融機構的底線。對客戶的非理性需求與消費,機構有賣者負責的義務,包括產品信息的真實、全面、及時披露,提醒買者慎重選擇的義務等。目前許多金融消費者自身金融知識缺乏、自律不夠,自身理性消費、自我保護意識與能力欠缺。”
賁圣林表示,同時,即便網貸行業總體規范,但總規模過大等,監管從金融穩定的角度考慮要求自律或暫停增量也是可以理解的。
星合資本董事長郭宇航認為,終結現金貸亂象的唯一手段,就是讓現金貸徹底暴露在陽光下,進行持牌經營。正如央行反復喊話的那樣,凡是搞金融都要持牌經營。現金貸最大的問題就在于非持牌,因此難免魚龍混雜。
網絡小貸清理工作會議召開 要求利率嚴格執行36%上限
23日上午,央行、銀監會網絡小額貸款清理整頓工作會議(下稱“清理整頓會議”)召開,17個批準小貸公司開展網貸業務的省市金融辦參會,匯報轄內網絡小貸機構批設情況以及監管安排的其他素材。會議針對部分互聯網小貸試點省份還進行了“加強會議”。會議要求,小貸利率嚴格執行36%上限。
記者從接近銀監會人士處獲悉,目前銀監會正在內部起草的“互聯網小貸管理辦法”下發時間表已經確定,將于下周發布。不過目前并未傳達要對“現金貸”平臺“一刀切”的內容。
據了解,此次地方金融辦將上報屬地網絡小貸的具體業務數據,其中對于金額在3000元以上及以下的借款標準與業務操作區別,監管特別關注。同時,網絡小貸增量業務全部叫停;對于小貸利率,嚴格執行36%上限。
開鑫金服總經理周治翰告訴媒體記者,從目前監管部門暫停批設網絡小貸公司來看,防范“現金貸”的風險隱患已箭在弦上。“現金貸”因其高額的費率水平、不合法的催收方式、跨區經營和高杠桿放貸導致風險的傳導、擴散和積聚。因此,監管對其進行整治也是必然。
監管政策對于“現金貸”公司的影響顯而易見。“在美上市的相關公司股價已經連續大跌,部分公司股價離最高點已經腰斬,不排除一些還在排隊或者準備赴美上市的公司會推遲或者暫緩上市。”周治翰說道。
就在幾天前,監管部門已對“現金貸”射出“第一箭”。《關于立即暫停批設網絡小額貸款公司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全國各省暫停批設互聯網小貸牌照。
據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披露,截至11月19日,發現在運營“現金貸”平臺2693家,各類用戶近1000萬人,全部平臺的人均借款金額約為1400元,且發現每家平臺的人均借款金額與“現金貸”平臺規模呈正比例關系。而據網貸天眼統計,全國各省已核準互聯網小貸牌照僅249家。
事實上,這也客觀上使得網絡小貸牌照價格水漲船高。“今年來,監管多次表態,所有金融業務都納入監管,都要持牌經營,這也是網絡小貸牌照受到追捧的原因。”周治翰稱。
3個多月發牌89張 監管標準不一致網絡小貸狂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