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最近有這么一則新聞,某城商行發行一款期限為163天的理財產品,產品到期后的投資收益為167.12萬元。但是一看兌付公告的詳細數據,卻發現銀行收取的托管費和投資管理費合計75.57萬元,都快趕上投資收益一半了。
不只是銀行,有些P2P平臺也設立了許多不同名目的費用,令人防不勝防。一不留神,可能糊里糊涂地就被扣費了。
今天,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投資P2P時各式各樣的費用,看看平臺悄悄埋下了多少坑。
- 01 -充值費
投P2P之前,需要將資金從個人銀行賬戶轉至P2P平臺,支付機構需要與平臺建立合作關系并提供結算服務。
因此,支付機構需要收取一定的“過路費”和“服務費”,這些費用就是充值費。
不過,大部分平臺都選擇了墊付這部分費用,不需要投資人承擔。否則的話,還沒投資就先扣一筆錢,換誰都會覺得投資體驗不好。
- 02 -提現費
提現與充值相反,是指資金從P2P平臺轉出至用戶的銀行賬戶。一般平臺收取提現費的方式有三種:免費提現、固定收費提現和附加條件提現。
免費提現不用多說,就是不限次數、不限金額,每次提現都是免費。
固定收費提現則是平臺規定每筆提現按固定的費用收取提現費,比如按提現金額的0.1%收取。
假設一個投資者投了1萬元在預期年化收益率為12%的12月標,到期取出,需要交11.2元的提現費,實際收益率約為11.88%。
而附加條件提現則有多種形式,比如每月提現超過3次后收取提現費、1000元以下提現收取提現費、充值15日內提現收取提現費等。
前兩種是為了避免用戶頻繁、小額地提現,而第三種則是平臺為了留住資金站崗用戶的一個小伎倆。
但是據了解,多家提供資金存管服務的銀行都表示:不對用戶的提現收取任何費用。
對此,我咨詢了某些收取提現費用的平臺,平臺的解釋是:平臺使用存管系統時需要向銀行繳納費用,平臺為了降低運營成本選擇向用戶收取費用。
簡而言之,銀行是不對用戶的每筆提現收費的,用戶被扣減的提現費是在替平臺買單。
建議大家投資時盡量選擇有免費提現機會或額度的平臺,降低投資的成本。
- 03 -利息管理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