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行業,都有著淡季一說。到了淡季,銷售人員紛紛靈活安排自己的時間,有的出去培訓提升自己,有的趁著好時機帶著家人出去旅游增長見識,有的在潛心發掘自己的管理能力,以備有更高職級的升遷。俗語叫:閑時補網,忙時打魚。在保險營銷這個行業,是不是也有淡季一說呢?又將如何度過這一時段呢?
出門前有安排 進門后有回顧
“我覺得,無論什么時候,都應當將自己的時間合理的分配出來。有效做好業務、生活和自我提升三方面的時間管理。”身為碩士研究生,從公務員辭職到保險營銷行業的中美大都會人壽壽險規劃經理魏征談到。
“首先,要有明確的規劃。我會按照年度、季度、月度以及每周和每天,把計劃完成的任務按重要和緊急程度劃分,最重要且最緊急的事情一定是放在最前完成的。第二,用好各種時間管理工具。我每天出門都隨身攜帶效率手冊和工作日志,做到‘出門前有安排、進門后有回顧’。這樣每天的安排一目了然,每周末還會對一周的工作安排做一個回顧,檢視一下時間利用成果及時做出調整。第三,是要做好名單預熱。展業過程中,最影響時間安排的就是遇到客戶臨時有事改約,我會在每周之初和一些需要拜訪、時間上又比較靈活的老客戶提前打好招呼,一旦其他客戶時間有變,馬上可以安排就近拜訪這些老客戶,避免業務時間浪費。第四,系統性地做好學習。在自我提升方面,代理人現在可以接觸到的信息、課程很多,如果沒有安排和選擇,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地聽,不但沒有學到有價值的東西還浪費了寶貴時間。我會在一個季度內集中學習一門系統性地課程,所有看的書、聽的課都圍繞著課程主題進行,除了固定的聽課時間,大量的自學是穿插在見客戶之余的咖啡館、圖書館中完成,這樣既不會影響做業務,又能保證學習效果最大化。”魏征說。
維護好寶貴資源
人保壽北京分公司順義支公司部經理彭立泳說:“我覺得我是沒有淡季的。在從業的時間里,我始終都是以人格的力量、濃厚的愛心贏得客戶,經常說客戶是最寶貴的資源。而贏得客戶的前提是不把保單放在第一位,而是把保險放在第一位;不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是把愛心友誼放在第一位。只有時刻把客戶放在心上,竭力為客戶提供最周到的服務,才能不斷創造新的價值。我會記錄下每位客戶的生日,屆時定會奉上賀卡或電話致意。每逢客戶十周年一次的“大生日”,我還會親自上門送鮮花或蛋糕做特別服務。六一兒童節,會送客戶的孩子節日禮物(已是客戶或準客戶),來不及時,請快遞公司幫忙送,客戶的感受會特別好,因為現在都是獨生子女,重視孩子就是重視家長。這樣算下來,一年到頭,我也沒有閑著的時候,每天都在為客戶服務著。”除此之外,誠信是保險從業人員最基本的職業道德,當客戶發生保險事故時,能及時得到應有的補償,最能體現保險的誠信和價值。
三種類型遍布朋友圈
記者的朋友圈里,營銷伙伴不少。看看他們現在的朋友圈狀態,可以大致分為幾個類型。
第一,學習型。在這個時間段,有一部分伙伴購買了很多專業的書籍,每天都在學習專業知識,或是下載一個學習英語的軟件,在早上和晚上強迫自己背下20個單詞。無論學習的是什么,這類伙伴都在炎炎夏日充實自己,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第二,旅行放松型。早上打開手機,就會被美麗的海景刷屏,在一看時間,都是半夜的時候。然后標注著馬爾代夫、希臘等等定位。除了美麗的景色和誘人的美食,自然少不了伙伴們激勵的話語:旅游是為了更好的工作;旅游是為了增加更多的知識;旅游是為了下一次更投入的工作。
第三,團隊出游型。我們都說,做保險是需要一個團隊的力量,只要有了團隊各位的支持和鼓勵,不怕做不好保險。在這個時間段,有些團隊長會帶領自己的精英隊伍一起去外地參加學習,并在學習的同時,游覽景色。即凝聚了隊伍,又讓每個人都能從團隊中感受到種種關愛,這也是一種不錯的方式。
淡季不“淡”
“我常說,保險營銷其實不是一場百米沖刺,而是漫長的馬拉松,憑借的并非短期的爆發力,更多的是堅持。當你面對困境,幾乎快要絕望的時侯,請不要放棄,再堅持、再努力一下,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我從不熬夜,重視健康,沒有健康的身體怎么服務這么多年信任、托付與我的老客戶,怎么結識、幫助更多的新客戶?工作日期間,我堅持穿工裝,準時考勤,平時再忙也要鍛煉身體,勞逸結合、張弛有度。這些好習慣,就像一股力量,決定一個人‘根兒’扎的正不正。所以說,我是沒有任何淡季的,每一天我都在漫長的馬拉松賽道上,堅持著自己的內心。”平安人壽河南分公司資深區部經理王珺說。“當然,還有最重要的,那就是不斷學習,提升專業性。壽險業專業性越來越高,客戶會因為你的專業性強對你會更加信任,成交的可能性更大和服務的穩定性更強。說白了,‘打鐵還得自身硬’,才能服務好越來越多的客戶。”
扎正‘根兒’,說起來就是要在保險行業將自己的根基扎下去,并且要正、穩。“我在這段時間,基本都是陪孩子,和孩子度過一個愉快的假期,但是我也并沒有放棄工作和學習,依然堅持早晚的自學,學習到了新的知識,我會在孩子睡覺后,和團隊的人分享,這樣一天就過去了,很快將迎來下一場戰役。”新華人壽北京分公司常亮告訴記者。
淡季不淡,在所謂的淡季里做好自己,才是根本。
又論
旺季和淡季
□黃明明
有旺季就有淡季。
對一些旅游景區,旺季時人流如潮涌,買東西和不花錢一樣,而淡季來時,景區內門可羅雀,寂靜無聲,不僅沒有游客,商家也關門而去。城市如此,景區如此,企業如此,商家如此,對于做業務的個人來說,也是如此。
拿保險代理人來說,開門紅,就是旺季,開門紅一過,增員時期還沒到來的這段時間,就算業務的淡季了。
在這個淡季中,很多公司都給代理人放了假。有一次我在淡季月份去基層采訪保險機構,本來想約幾個代理人聊一聊,不料經理對我說,你來的真不是時候,他們都在國外旅游呢。這個時期對于代理人來說,好像是過暑假一樣的輕松愉悅,好像是休年假一樣的放松和享受。在緊張的開門紅之后,這是一種難得的休憩時間。
不過,和暑假寒假或者年假一樣,在淡季來臨時,很多代理人也會給自己若干規劃。在放假的時候,我們會列出若干書目,或者要會見的朋友,或者平時想做而一直沒做的事。但是假期結束后,檢視假期執行的結果,很多人會無語,列入計劃的若干事項,也僅僅是待在計劃書上,沒有執行到位。
這也帶給我們一些思考。所謂一張一弛,勞逸結合,那么在休息的時間,我們是否還應該繼續忙碌?或者說,如果不想純粹的休息放松,那么在應該休息的時間我們能夠做多少事?做多少事才算是合適的?
這是時間管理,也是精力的管理。時間管理的本質,就是人的精力的管理。一天二十四小時,對于每個人而言是平等的,也就是精力是有限的。無論是一萬小時定律還是每天只做一點點等理論,其實都在教人們如何去管理自己有限的精力,從而在更好的工作的同時,也能好好生活。
在筆者看來,在工作的時間好好工作,在休息的時間要好好休息。工作的時間要兼顧休息,休息的時間也不能忘了提升工作能力。在休息的時候,不必規劃太多繁重的學習提升,只需要做好一兩件事即可。例如說,精心讀完一本書,好好思考,比如說感到平時工作中欠缺的知識,能夠在這期間得到很好的補充和解惑,比如說,好好學習一項技能,再比如,將平時工作中堅持的事情,繼續堅持下去,也算是一種延續和提升。
把休息做成工作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淡季來臨,我們要做的,就是從身體到精神,從知識到技能,為自己蓄水、加油,迎接下一個工作的旺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