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正式對車險市場亂象“亮劍”。
從保監會網站獲悉,近日,保監會發布《關于整治機動車輛保險市場亂象的通知》(下稱《通知》),規定財產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及個人不得通過返還或贈送現金、預付卡、保險產品、購物券等形式,給予或承諾給予投保人、被保險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利益。對此,業內人士表示,監管大力打擊車險送禮現象,一方面可以整治目前車險市場惡性競爭的混亂狀況,另一方面可以引導保險公司將工作重心回歸到理賠服務上,從而發揮保險公司防災減損、轉嫁風險的行業價值。
車險送禮和返傭現象遭“叫停”
《通知》規定,財產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及個人不得通過返還或贈送現金、預付卡、有價證券、保險產品、購物券、實物或采取積分折抵保費、積分兌換商品等方式,給予或承諾給予投保人、被保險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利益。
對此,一位財產險公司廣東分公司車險業務人士對記者表示,這對于規范車險市場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目前,送禮和返傭已成為車險市場的一個慣有現象,在市場競爭不斷加劇、產品同質化漸趨嚴重的情況下,業務員只有‘跟風’送禮和返傭,才能順利簽下保單,完成業績任務”。
“一些堅持原則的業務員,不送禮、不返傭或送得少的,就有可能簽不到單,無法完成任務。”該業務人士進一步表示,目前車險市場競爭激烈,部分保險中介和第三方機構為了搶奪客源,會進行一定的返傭或送禮,這反過來也給業務員帶來更大壓力,導致送禮、返傭成為了整個行業的不良風氣。
該業務員舉例表示:“以4S店為例。一般來說,4S店可以通過兩種方式進行送禮或返傭,其中一種是贈送汽車保養服務,但這種方式對車險價格不會形成太大的優惠。另一種就是在保險公司報價的基礎上再進行打折,比如說再打個8折、7折或6折,這樣就相當于對客戶進行返傭了。”
盲目拼手續費現象得到“遏制”
《通知》還規定,財產險公司應加強費用預算、審批、核算、審計等內控管理,據實列支各項經營管理費用,確保業務財務數據真實、準確、完整。同時,不得以直接業務虛掛中介業務等方式套取手續費;不得以虛列“會議費”“宣傳費”“廣告費”“咨詢費”“服務費”“防御費”“租賃費”“職工績效工資”“理賠費用”“車輛使用費”等方式套取費用。
一名財產險公司車險業務經理對記者表示,所謂“以直接業務虛掛中介業務”,是指業務員以自身關系獲取的直接業務,通過相熟的代理中介渠道進行出單,從而獲取額外的手續費用。這樣業務員就可從中額外獲利,但這會變相增加保險公司的成本。
《通知》表示,財產險公司應強化手續費核算管控。對于保險銷售過程中向保險中介機構支付的費用,應堅持“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如實記入“手續費支出”科目。不得將在車險銷售過程中產生的、與車險銷售收入或保單銷售數量掛鉤的費用計入“宣傳費”“廣告費”“咨詢費”“服務費”“技術服務費”等其他科目。
此外,《通知》要求,財產險公司還應做好車險費用入賬和費用分攤工作。不得將費用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不同險種、不同分支機構以及同一集團內部不同子公司之間,或以違規簽訂再保險合同的方式在不同市場主體之間進行調節。總公司及省公司本級不開展銷售活動的,不得在總公司及省公司本級列支銷售類費用。總公司開展銷售活動的,應將銷售費用分攤到保險業務所在地的分支機構。
(原標題:保監會:嚴厲打擊車險市場“送禮”亂象)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