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成立以來,吉祥人壽持續虧損,并面臨著虧損幅度不斷擴大的尷尬境地。《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日,吉祥人壽披露的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公司二季度再度虧損1.44億元,上半年累計虧損已達到3.3億元。加上前五個會計年度的累計虧損,公司成立至今近五年,虧損多達12億元。
今年以來,受保監會中短存續期新政的影響,不少保險公司面臨轉型的陣痛?!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咦⒁獾?,從吉祥人壽的保費數據來看,其業務結構正經歷著較大調整。2017年1~5月,吉祥人壽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45億元,同比增加93%,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22億元,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系到吉祥人壽品牌負責人,以了解公司在轉型和扭虧方面的問題,但對方稱采訪需要走相應流程,最終未能得到答復。
此外,2017年二季度,吉祥人壽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為131.08%,較今年一季度122.94%的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略有提升。
亟待股東增資提升償付能力
吉祥人壽成立于2012年9月,注冊資本為23億元,注冊地為長沙,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東為:湖南財信投資持有8.8億股(占比38.26%)、長沙先導投資控股持有4億股(占比17.39%)、上海潞安投資持有3.8億股(占比16.52%)、湖南嘉宇實業持有3.17億股(占比13.78%)。此外,湖南高速、中聯重科(4.82 +0.21%,診股)(3.97 -1.98%)等也是公司的股東之一。
根據吉祥人壽最新披露的償付能力報告,2017年二季度,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為131.08%,一季度的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為122.94%。
去年以來,吉祥人壽的償付能力充足率就在150%上下徘徊。2016年一、二季度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138.68%、135.32%。去年8月,包括湖南財信投資、長沙先導投資控股、上海潞安投資、湖南嘉宇實業等大股東對吉祥人壽發起增資,并于9月份獲得保監會關于變更注冊資本的批復,注冊資本金由15.075億元增加至23億元。受股東增資影響,吉祥人壽去年三季度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上升至194.91%。不過,2016年四季度,吉祥人壽的償付能力充足率再度跌至150%以下,為140.38%。
事實上,以目前的償付能力水平,難以滿足公司進一步擴展業務的計劃。據了解,去年吉祥人壽曾提出“二次創業”,將推進“立足湖南,面向全國”的發展戰略,力爭到2018年在全國建成10到12家省級分公司,完成150余家三四級機構的布局,按照“個險+”模式及“2+ 2”組織架構來推進實施,通過以個險為核心渠道的業務發展策略,成為具有持續盈利能力特色化發展的全國性中型壽險公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截至目前,吉祥人壽僅有湖南、河南、湖北、安徽、河北五家省級分公司,若省級分公司加倍、布局上百家三四級機構,亟待股東增資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10月,吉祥人壽原總經理周濤獲批擔任公司董事長,接替公司的原創始人之一胡軍。不過,新任總經理任職資格尚未獲得批復,仍為周濤出任。近日業內有消息稱,吉祥人壽此前“面向全國壽險行業公開招聘公司總裁”如今已有人選。不過,截至吉祥人壽的最新償付能力報告,公司董事長周濤目前仍兼任總經理一職。
上半年虧損同比增加1.4億元
吉祥人壽成立近五年來,虧損幅度逐年擴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自2012年9月開業以來,吉祥人壽一直處于虧損狀態。截至2016年底,該公司累計虧損達8.79億元。2012年~2016年,公司凈利潤分別虧損0.72億元、1.31億元、1.77億元、1.36億元,3.63億元。
根據吉祥人壽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公司二季度再度虧損1.44億元,加上一季度虧損的1.82億元,僅上半年合計已虧3.3億元,較去年同期虧損增加了1.4億元。
今年以來,受保監會中短存續期新政的影響,不少保險公司面臨轉型的陣痛。
以保監會披露的保費數據來看,2017年1~5月,吉祥人壽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45億元,同比增加93%,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22億元,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其保費結構變化顯示“調結構”初具成效:2017年1~5月,吉祥人壽的“原保險保費收入/總保費”為66.8%,而去年同期約為50%。
其他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吉祥人壽實現保險業務收入47.55億元,同比增長約98%,最新的凈資產為10.3億元。
吉祥人壽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還顯示,公司二季度現金流為-1.1億元,上季度為9.3億元。不過,吉祥人壽表示,“在基本情景和壓力情景1、壓力情景2下,總體上均不存在現金流風險,但存在基本情景和壓力情景1及壓力情景2下的未來1季度時點出現現金流負數的情況。公司仍會密切關注實際現金流情況,提前做好流動性安排。”
吉祥人壽還在上述報告中提到,“關注中短存續期業務對現金流的影響,設置中短存續期產品風險監測指標閾值區間,定期監控指標情況并制定應急方案?!?/span>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