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中國平安旗下金融科技公司金融壹賬通在北京發布“智能保險云”,首次推出“智能認證”、“智能閃賠”2大產品,并首次面向全行業開放其保險經營的核心技術。大地、陽光、珠江人壽、中宏人壽、昆侖健康等十余家保險公司已簽訂合作意向書。
長期以來,保險行業在投保、理賠、運營三個環節存在諸多痛點:多達數十頁的申請材料讓保險代理人在客戶和營業廳之間多次往來;理賠效率低風險大,以車險為例,平均耗時超過3天但賠付滲漏情況時有發生;從業人員多業務環節繁雜,僅壽險保全業務就多達60多項。這些痛點對很多科技和風控能力不足的保險公司來說都是現實的挑戰。
據金融壹賬通總經理邵海峰介紹,本次發布的“智能保險云”產品融合了人臉識別、語音語義識別、聲紋識別、微表情等17項核心技術、394項平安自有的專利。其中,“智能保險云”中的“智能認證”產品利用人臉識別、聲紋識別等技術為每位客戶建立生物檔案。
邵海峰說,“智能認證”產品依托生物檔案,使保險行業對客戶的識別認證從保單制跨越實名制,直接到達“實人、實證、保單”三合一的“實人實證”,解決不安全、不便捷、不省心的行業痛點。
邵海峰表示,從平安集團的保險實踐來看,“理賠難”的用戶痛點也可通過“智能認證”得以解決。據他介紹,通過“實人實證”技術,理賠處理時效由3天提速至30分鐘,由此帶動了保單加保率提高了一倍。同時,智能認證技術也可以覆蓋保險公司九成以上的客服環節,在客戶報案時即可通過聲紋識別、手機號碼等信息解決客服問題。
“智能閃賠”是“智能保險云”對外開放的另一產品,也是目前國內車險市場唯一已投入真實生產環境運用的人工智能定損與風控產品。據平安產險副總經理兼首席運營官朱友剛介紹,基于“智能閃賠”技術,今年上半年平安產險處理車險理賠案件超過499萬件,客戶凈推薦值高達82%,攔截風險滲漏達30億元。
作為平安集團旗下的金融科技服務供應商,金融壹賬通擁有保險行業的大量經驗和數據積淀。金融壹賬通董事長兼CEO葉望春在發布會上表示,“智能保險云”旨在向保險行業全面開放保險領域的人工智能技術,幫助行業實現智慧化轉型,未來還將開放更多智能保險技術。
平安集團在過去5年中每年投入近10億美元用于金融科技領域的創新,申請專利數高達1458項,在中國金融機構中排名第一。人臉識別、聲紋識別、預測AI、區塊鏈等金融科技已在上百個場景中應用。(原標題:中國平安發布“智能保險云” 十余家保險公司參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