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華人壽借助銀保渠道實現萬能險轉型,二級市場的大量減持也頗受關注。9月11日晚間,天茂集團公告顯示,其控股子公司國華人壽2017年前8個月累計原保險保費收入為379億元,同比增長75%。
數據顯示,進入2017年以來,為擺脫對萬能險的依賴,國華人壽在年初有過一段保費下滑的時期,一季度后,國華整體原保費保持一定增速,原保費占比也超過90%。
雖然國華人壽已擺脫對萬能險的依賴,但國華人壽保費在渠道和產品上過于集中。從渠道上看,國華人壽上半年銀行保險渠道保費占比超97%,而2016年同期銀保渠道占比為70%;從產品類別上看,今年上半年國華人壽排名第一的產品實現的保費,占原保費總收入的66%。
此外,國華人壽今年在二級市場的表現也頗為引人注目,相比此前大量舉牌參與定增,今年似乎成了它的“減持年”,先后減持天海投資、有研材料、東湖高新等上市公司的股份。
2017年中報提到,國華人壽實現總投資收益36.2億元,年化投資收益率7.02%,實現凈利潤12.74億元,而去年同期虧損2億元。股票投資占比同比減少20%,可出售金融資產實現投資收益達20.1億元。
國華人壽品牌部人士提供的相關材料顯示,銀保渠道仍是其核心銷售渠道,目前正逐步培養營銷員渠道的發展。而公司高水平的投資收益率主要依賴于較為激進的投資結構,由于市場和宏觀經濟因素,適當降低了股票、債券等資產的占比。
有私募界人士向記者表示,國華人壽董事長劉益謙多年浸潤股市,此前國華人壽參與多家公司上市后定增,限售期多已結束,所以有大量減持出現。
依賴銀保渠道
保監會數據顯示,2016年前8月,國華人壽原保費收入216.1億元,萬能險124.42億元,萬能險占比36.54%,國華人壽不僅實現保費收入同比增長,并且在保費結構上實現轉型。
在半年報中,天茂集團表示,控股子公司國華人壽從事的保險業務收入占到公司主營業務收入99%以上,成為本公司的核心業務。
雖然國華人壽在保費結構上實現轉型,但是國華人壽在轉型過程中,對于銀行保險渠道仍然過于依賴。半年報數據顯示,上半年國華人壽個人壽險原保險保費收入為342.36億元,其中銀保渠道實現329.58億元,銀保渠道占比96.3%。
截至2017年6月30日,國華人壽營業收入37.94億元,占天茂集團合并報表總收入99.27 %,凈利潤12.74億元,而去年同期虧損2億元。
2017年上半年,國華人壽的銀行保險和個人代理業務取得了較快增長。國華人壽表示,各渠道協調穩步發展。公司全面搭建了個人代理、銀行代理、直復營銷、互聯網等銷售渠道,形成了銀行保險和互聯網渠道為主、其他多種渠道作為功能性補充的差異化經營格局。(原標題:銀保占比超9成 國華人壽二級市場大幅減持增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