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有“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提速 打造經濟新優勢”的央視新聞,一邊有以中國電信為代表的在低估值藍籌的漲停,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等當仁不讓成為A股的“流量聚集地”。
特別是中國電信,截至2月20日,今年以來漲幅達到43.2%,最近5個交易日漲幅達到18.11%。
游資、機構大資金殺入,也引發對市場風格轉向的猜測。
前海開源滬港深樂享生活基金經理魏淳表示,近期通信行業上漲主要受益于AIGC概念,在數據大安全背景下,預計國企運營商優勢顯著。此外,他強調,未來隨著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的建立,國有運營商企業作為國民經濟、數字經濟的重要支柱,在新的估值體系下預計將有望迎來價值重估。
中字頭疊加信創雙重Buff,以中國電信為代表的國有運營商的故事已然開場了。
知名游資方新俠三次出手運營商
中國電信漲停,交易活躍。龍虎榜數據顯示,上榜營業部席位全天成交13.37億元,占當日總成交金額比例為31.36%。其中,買入金額為6.7億元,賣出金額為6.67億元,合計凈買入259.99萬元。其中,機構合計凈買入1.76億元。
西安一線游資中信證券西安朱雀大街營業部和安信證券西安曲江池南路營業部聯手買入中國電信超4億,其中,前者是知名游資方新俠的席位,20日買入2.95億元,同日該營業部還捕獲另一只漲停股拓維信息。
值得關注的是,方新俠對運營商的布局上動作頻頻。今年1月3日,中國聯通漲停,龍虎榜第一同樣是其中信證券西安朱雀大街營業部席位,當天凈買入2.65億元。隨后的1月5日,方新俠出手8.61億元。
此外,三大運營商作為A+H兩地上市公司,在港股上同樣獲得資金進場。20日南向資金在港股凈流出的背景下強勢掃貨中國移動,共買入8.53億港元。
82只埋伏基金浮盈約2億,一債基持股最多
去年四季度,中國電信排在通信行業中國內公募機構和北向資金加倉首位,以公募基金十大重倉股持倉統計來看,去年四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中國電信基金持有數量也從三季度的45只增加至82只;公募合計持股共計3.98億股,較三季度增加1.93億股,以2月20日中國電信漲停股價計算,當天持股公募共計浮盈2.19億元。
從持倉數量最多的基金來看,易方達基金持倉最多,去年四季度整體持股2.2億股,基金持倉的前十大中,易方達占據6個席位,二級債基金易方達穩健收益持股最多,達到1.14億元,這或與運營商的高分紅不無相關。
也有市場人士感慨,持有中國電信最多的基金產品,竟然是一只債基。
對于近期通信行業的上漲,有基金公司相關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安全”將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國家政策的導向,國際形勢日趨復雜,整體大背景下利好信創板塊。
新一輪信創發展兼具多方面重大變化,首先是決心空前,最高層明確“丟掉幻想,正視現實”;其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新型舉國體制與以中電科、中電子為代表的國企改革三位一體;第三,華為“根”技術與數字底座生態建設的長遠布局初見成效。
上述分析人士指出,隨著中央及各直管機關針對行業信創的指導政策逐漸清晰,自2023年開始,信創產業將由黨政合規市場過渡至行業領域推廣的新階段。關系國計民生且所有權集中于國資的八大重點行業有望率先啟動將IT系統向信創體系遷移的工作進程。
ChatGPT熱點則成為最大的事件驅動,魏淳表示,主要受益于AIGC概念,AIGC大模型發展需要硬件與軟件端同時大力投入,如ChatGPT由Open AI和微軟進行大量軟硬件研發投入,在硬件端初始投入就可高達近十億美元,同時據科技云測算,GPT-3訓練單次成本高達460萬美元,日常運營單月成本約616萬美元,此外模型的不斷迭代也會使算力需求成倍增長。在大模型需要龐大投資的背景之下,運營商、IDC和云計算產業鏈相關公司作為算力基礎設施提供商,預計將受益于行業的未來發展。
有媒體報道稱,中國電信有關人士也對外表示,在包括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在內的ChatGPT底層技術領域,中國電信等通信運營商在前期就已有相應的能力儲備和技術布局。
“各花入各眼”,對于中國電信近期的好表現,也并非所有TMT行業的基金經理都看好,也有基金經理則直言看不懂這次行情。
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的價值重塑
在中國電信等運營商大漲的背后,魏淳指出,這是未來隨著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的建立,國有運營商企業作為國民經濟、數字經濟的重要支柱,在新的估值體系下預計將有望迎來價值重估。
這一點在官方報道中也有跡可循。央視網援引2月19日新聞聯播消息稱,今年,我國將進一步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底座,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十八大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規劃,以5G、光纖寬帶、工業互聯網、數據中心等為代表的數字新基建取得快速發展。我國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網絡基礎設施,截至2022年底,5G基站數超過231萬個,“東數西算”8個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加快推進。2022年,數據中心規模增速超過25%,算力規模達到全球第二,算力核心產業規模達到1.8萬億元。
今年,國家還將繼續推動數字產業創新發展,實施5G創新應用和產業生態培育工程,打造世界級數字產業集群,同時深入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建設,以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
魏淳也進一步分析,數字經濟獲頂層設計、政策重點支持,是今年景氣度較高的投資主線,而運營商憑借海量數據,在數據要素市場中可參與較多環節,在數據大安全背景下,預計國企運營商優勢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