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有無增長極限?這幾年來,樓市調控幾經起伏,既有倒在黎明前夜的,也有逆市高增長的。
2013年,碧桂園進入千億房企陣營,2016年成功跨越3000億元大關。今年前兩月,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發布數據顯示,碧桂園以872億元銷售額位居TOP 100房企銷售榜首位。
2015年,曾經的三四線之王碧桂園回歸一線,當年底與廣州力迅合作拿下位于天河區的“碧迅天河星作”項目。該項目在拿地后10個月推出市場,兩度推盤,去化率達到可售貨量的99%。
碧桂園數千億規模背后,與每個優秀操盤項目的貢獻密不可分。3月8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專訪操盤碧迅天河星作項目總經理徐皖峰。在經歷一上午高強度工作之后,徐皖峰臉上沒有一絲疲憊,在長達一個多小時的采訪里,他侃侃而談,全程笑容不減,沒有任何架子,儼然憨態可掬的鄰家大哥。他講出了哪些操盤秘笈?
為了質量:砸掉墻面重新調整
2015年,碧桂園轉身回歸一線城市。年底,碧桂園斥資6.24億元,正式與力迅合作開發碧迅天河星作項目,權益占比為60%。2016年10月,經歷10個月的開發建設,項目首次推出市場,12月二次開盤,整體去化率達到可售貨量的99%。這是碧桂園回歸一線城市之后的第一個項目。
在業內,碧桂園一向以快速開發、高周轉著稱,碧桂園整體項目平均開盤周期在6個月以內,遠低于同行業的8個月。徐皖峰表示,一線城市由于受到政府規劃、手續、市區施工時間等嚴格規定,一般開盤工期在在10~12個月,天河星作10個月的開盤周期已經處于領先的水平。
之前碧桂園項目多在增城、番禺、南沙等,且以大盤居多,對于主城區的小體量項目,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廣州市場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各種挑戰接踵而至。
徐皖峰介紹,天河星作項目不僅在前期客戶定位、產品規劃、戶型設計、配套布局方面下了很深的功夫,在后期施工過程中也將對品質的追求做到了極致。其中有個小故事,項目在精工細作完成銷售中心后,請集團聯席總裁朱榮斌總蒞臨現場,朱總在檢查之后對銷售中心的品質仍不滿意,要求一定要做到極致,要求一定要將最好的品質展現給客戶。如此很多已完工的地面和墻面被砸掉,重新進行調整,項目部經過了1個多月的努力,以最高品質要求完成了整改,最終獲得了市場和客戶的認可。
隨著房地產調控的升級,房地產行業整體火爆的盛況難再現,加上一線城市以及熱點二線城市地價高企,更多的房企在瓜分蛋糕的游戲中不僅要做大規模,更要做強品牌,需要更多的依靠公司治理、產品品質、物業服務等多鏈條管控風險,提升競爭力。
碧桂園集團強調精品質,將其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摳質量則成了比追求速度更重要的事情,徐皖峰表示。
在建筑細節方面,設計者要把方案做到幾乎完美了才敢拿出來給領導審核,現場的裝修方案是經過多次磨合的,一個方案需要做10多個版本,業內一般情況下都是3~5遍就過了的,但是領導要求發掘最大的價值和亮點,任何一點細節都不能放過。
集團大戰略有統一的標準,但是也會根據地方的具體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船雖大,調頭還是得調頭。不同地區和不同項目定位不一樣,體量大的項目要求周轉快,利潤率可以低一點;體量小的項目周轉慢,時間長,利潤率就要求高一點。
廣州區域:今年沖擊20項目
以天河星作為起點,碧桂園打響在一線城市主城區的品牌。徐皖峰透露,目前廣州區域已全面鋪開大廣州市場,包括負責銷售的亞運城、從化御湖城等項目,2017年將沖刺20多個項目,預計銷售規模將超100億元。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在碧桂園內部,也鼓勵競爭。上海市場就有6個區域公司在同時圍攻,廣州市場競爭壓力也不小。在公開市場上,廣清區域與廣州區域同時競爭,而其他區域有資源也可以在廣州市場開拓項目。
徐皖峰表示,這種高效的競爭機制督促整個團隊不斷向前,不斷尋找更多優質項目,不停打造更多高品質項目,給客戶提供更多優質的產品。
徐皖峰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各項目負責人還需要參加總部的培訓和考試,感覺每天都在提高,成長非???。從業十多年的徐皖峰認為,碧桂園是一個務實的公司,做實事的人有了可發揮的空間,認真做事可以得到好的回報。同時,處于快速發展中的碧桂園晉升渠道暢通,業績提上去了,相應的職位也就上去了,結果導向型的企業用實力說話,碧桂園的機制激活了所有同事的斗志和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