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樓市進入“限購、限貸、限售、限價”的四限時代后,開發商的日子也“不好過”。某售樓處售樓員稱:“現在拍地,開發商都在競自持面積,這也就意味著以后這些地上新開售的樓盤只能租不能賣。”
“到目前為止,北京合計有8宗土地出現了持有型產品,這8宗地合計購地資金351.73億元。”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如果按照正常開放的節奏看,土地資金占50%,就有整體貨值700億元的投資標的物被冰凍。張大偉稱:“其中有4宗為70%持有型,多少有點可售面積。另外4宗基本100%持有,除了少部分未來可能的車位+商業配比,這些地塊須持有70年。”
土拍規則的變化意味著構建購租并舉的住房供應體系已在加快推進中。嚴躍進認為,自持有助于后續租賃型房源的增加,從實際情況看,利好地價和房價的把控。另外,這也有助于房企后續積極尋找新的物業投資機會。
夏丹稱:“土拍規則有變化,但從開發商的角度,它的成本并沒有降低,因此對房價是否會有抑制作用,以及是否會轉移到購房者身上都不一定。不過,當下很多舉措確實是在朝好的方向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