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赴中國華能集團公司調研,這是今年兩會以來,肖亞慶的第七次調研(據公開信息)。尤其是在神華、國電停牌后,又一家電力央企接受高層調研,引發了市場的普遍關注。而縱觀近三個月以來,肖亞慶已密集調研了多個地方國資和中央企業的改革及經營情況,從公開信息來看,這也是其自去年2月擔任國務院國資委主任以來調研最密集的一段時間。
從肖亞慶的調研軌跡能看出哪些改革信號?上證報記者注意到,肖亞慶調研的央企重點是國有資本投資公司(中糧集團、五礦集團、中交集團、保利集團、國投)和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誠通集團、中國國新)的兩類試點,還有就是電力央企(國家電網、中國華能);地方國資則包括河南、遼寧、福建(及山東、廣東、江西、湖南)等,這些省份近期國企改革動作頻頻,各具特色。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認為:“今年,國企改革進入全面推進落實期,國資委主任密集調研既有總結經驗的意味,也有‘督促’改革的效果。”調研過程中,肖亞慶的講話既有對過去工作的經驗總結,更有對下一步改革的規劃要求,值得重視。
罕見密集調研
公開信息顯示,從3月下旬到6月中旬將近三個月的時間里,肖亞慶已經進行了七次對央企和地方國資的調研,如此高頻調研,頗為罕見,也傳遞出國企改革加速推進落實的信號。
從肖亞慶七次調研足跡來看,國企實體產業的生產經營情況、投資和運營公司的試點情況、電力和能源企業改革進度、地方國資改革情況等是調研所關注的主要內容。
具體來看,3月下旬,肖亞慶調研福建、遼寧等地國有企業生產經營和改革發展;4月下旬赴中糧、誠通等央企,分別調研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和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5月25日,肖亞慶赴國家電網公司調研;6月4日至5日,肖亞慶又率隊前往河南調研,并與河南、山東、廣東、江西、湖南五省國資委及部分企業負責人召開部分省份國有企業改革專題座談會;6月9日,肖亞慶赴中國華能集團公司調研深化改革、結構調整等情況……
在對地方國資的調研中,代表企業和側重點分別包括:肖亞慶赴福建調研東南汽車有限公司和福清核電有限公司等國有企業生產經營和改革發展等工作情況;赴遼寧大連、丹東等地的中船重工下屬大連船舶重工集團、華錄集團、大連熱電集團、大連重工起重集團、遼寧五一八內燃機配件廠、丹東港等六家企業,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競爭優勢、融資負債、稅費負擔、員工持股、公司制改革等情況;此外,肖亞慶還聽取了豫魯粵贛湘五省國資委及部分國有企業負責人的改革情況匯報和意見建議,并就市場化選聘、債轉股、改革試點等問題與與會者交流討論。
在對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調研中,肖亞慶要求,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要具備鮮明的產業功能,要力求在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實質性突破,提高國有資本配置效率,調整管控模式,不斷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還要提高國有資本運營的質量和回報水平。
對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肖亞慶表示,試點公司要爭取今年取得更大的突破性進展。具體要強化戰略規劃,發揮運營公司在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中的引領作用。要以優化中央企業國有資本布局結構、提高國有資本配置效率為目標,指導和推動結構調整基金開展資本運作,要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轉型升級的“引導者”,要成為具備綜合金融功能的“服務商”,要抓好重大專項任務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