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開始,國家對樓市的宏觀調控開始大幅度進行,截止到目前為止,初見成效。
據7月1日深圳市規土委發布的6月份房價數據顯示,當月房價為54492元/平方米,較5月份微幅下滑。至此,深圳房價已經出現連續9個月環比下跌。深圳房價的這種變化對于全國房地產調控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
樓市調控
深圳房價連跌
對于控制一線、二線城市的高房價,從去年9月底開始,已有多個城市推出或升級了限購、限貸等綜合措施。這是各地為落實去年7月26日中央提出的“抑制資產泡沫”而采取的措施之一。當年10月28日,中央再次強調要“注重抑制資產泡沫”。
國家統計局去年11月份發布的數據顯示,在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調控政策作用下,15個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迅速降溫,房價走勢明顯趨穩。與11月份上半月比,下半月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中,9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下降,降幅在0.1個至0.9個百分點之間。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這組數據與深圳市房價走勢相一致。而深圳市本輪房價環比出現下跌的時間是去年10月份,是各地房地產調控加碼的次月。
去年12月14日至16日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則在再次明確“著力防控資產泡沫”的同時,還提及要加快研究建立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既抑制房地產泡沫,又防止出現大起大落。“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也成為各地、各部門出臺房地產調控措施的重要依據之一。隨后在12月21日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則明確提出要“抑制房地產泡沫”。
今年4月6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國土資源部共同發布《關于加強近期住房及用地供應管理和調控有關工作通知》,要求各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按照“五類”調控目標,加強對本地區市縣住宅用地年度供應計劃編制和實施工作的監督指導。各界普遍認為,這個通知是對癥下藥之舉。掌握了住宅用地的供求關系,再輔之以限購、限貸等措施,穩住房價的基礎就被大大的夯實了。
通過上面對政策的梳理,我們可以做出這樣的結論:深圳房價環比九連跌說明目前房地產調控的定位是準確的,各地、各部門圍繞“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一理念推出了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綜合措施,并著手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房地產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
最后,深圳房價環比九連跌對于全國房地產調控的非同一般的信號意義則是,當前的房地產調控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既抑制了房地產泡沫,又沒有出現大起大落。未來,隨著這些調控手段的優化升級,一個健康平穩發展的房地產市場就將呈現在世人面前。
全國樓市調整期下半年仍將持續
6月28日中國銀行發布《2017年三季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預計今年下半年樓市整體還將繼續降溫,調整周期也將持續。
報告認為,下半年樓市的銷售增速將繼續回落。一方面,剛性需求和部分改善性需求已在前期得以釋放,在調控趨嚴、房價松動的背景下,居民觀望情緒上升,購房意愿下降。另一方面,此輪調控不僅打擊投資性需求,提高二套首付比例等降低了改善性需求的購房動力,投資性和改善性需求的釋放將有所放慢。
中行認為,下半年房價漲幅整體也將放緩,部分區域房價還將有所松動。“受較嚴調控政策影響,一線城市和部分熱點二線城市房價漲幅將繼續放緩,部分城市房價還有可能下跌。”中行介紹,在非限購地區中,前期漲幅較低、具有較好經濟社會基礎的二線城市房價將繼續上升,而庫存較高的三四線城市由于供給充足,房價將趨于穩定。
此外,報告認為,在強調控、嚴監管、融資趨緊下,房地產投資也將有所放緩,但大幅降低的可能性不大。
不過,中行認為,當前在從嚴調控下房地產市場逐步回歸理性,但仍有兩個問題值得關注:一是如何平衡滿足合理改善性需求和打擊投機性需求。如此嚴厲的調控政策打擊了過度投資和投機購房需求,但也限制了合理的改善性住房需求;另一個問題則是,如何擺脫樓市調控的政策循環,打破房價的上漲預期。
“未來,為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政策上還需要供需結合,在加強抑制投機投資性需求的同時,注重發揮土地供應、機制建設等供給手段的作用。”中行表示。
(原標題:深圳房價連跌 中行發布報告:2017下半年樓市周期調整繼續)
推薦閱讀>>>
免責聲明:凡本站未注明來源為"財經365"的所有作品,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