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武漢巴登城投資有限公司(簡稱“武漢巴登城”)100%股權轉讓的預公告,出現在浙江產權交易所官網,出售價不低于30.39億元。
武漢巴登城系嘉凱城(000918)全資子公司,其中,嘉凱城持股51%,嘉凱城集團(浙江)有限公司持股49%。標的公司為開發武漢巴登城項目而設立,項目規劃總占地10000畝,總計容建筑面積130萬平方米,現已取得5109畝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證,目前已建成約18.3萬㎡,項目均未銷售。
此番掛牌出售,距嘉凱城收購武漢巴登城全部股權不足三個月。今年4月19日,嘉凱城公告稱,公司擬以9.2億元的價格,協議受讓廣東恒豐投資及深圳啟德投資合計持有的武漢巴登城49%股權及相應的權利、義務。而在此之前,嘉凱城持有武漢巴登城51%股權。收購前述項目49%股后,嘉凱城持有該項目全部股權。
從9.2億元攬下武漢巴登城49%股權,到現在30.39億元悉數出售。短短三個月,武漢巴登城的股權價格增值近50%。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嘉凱城能在此項目中大撈一筆。
據了解,武漢巴登城2009年正式奠基建設,當時計劃在6年內建成。由于投資額巨大,該項目多次被列為湖北省、武漢市重點建設項目。同時,這也是嘉凱城正在開發的最大的一個項目。
然而,武漢巴登城項目進展卻并不順利,按照規劃,本應在2年前就完工的巴登城,如今僅完成了少部分投資。據嘉凱城2016年年報,巴登城截至去年底已完工建筑面積為0,預計總投資額為100億元,實際已投資38.19億元。
今年4月19日,嘉凱城收購武漢巴登城49%股權時,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曾前往巴登城所在地探營,發現該項目道路及園林設施建設已基本完備,低密度住房類建筑基本完工、成片的別墅區林立,但五星級酒店等配套設施卻只有部分完成框架建設,主打的旅游類項目也未見成型。整個項目現場未見施工人員。
據了解,巴登城項目已被當地居民視為“爛尾樓”,在“八項規定”以后,巴登城一些高端項目的批文下不來,部分銀行停貸、以致停工至今,項目原擬建設的高爾夫球場,也被主管部門叫停。
嘉凱城當時收購時,公司給出的理由是,“加大公司對武漢巴登城項目的權益,有利于公司的戰略實施。”而如今,嘉凱城又匆匆將其出售,著實令市場費解。為此證券時報·e公司致電嘉凱城,但相關人士對此不予置評。
許家印麾下的恒大地產和嘉凱城,雖然同樣從事地產業務。但是,自2016年10月恒大地產宣布回歸A股以來,嘉凱城就開始為前者回歸A股讓路。
可以佐證的是,今年2月,嘉凱城控股股東恒大地產,擬將其所持公司全部9.52億股股份(占總股本的52.78%),轉讓給其控股股東廣州凱隆,交易總額62.18億元。
轉讓的原因顯示,若A股上市公司嘉凱城繼續由恒大地產控股并隨恒大地產注入A股上市公司深深房,將不符合現有上市公司股權結構的監管精神,本次交易使恒大地產不再持有上市公司嘉凱城的股權,滿足上市公司股權結構的規范要求。
股權結構規范了,但同業競爭依舊。為解決嘉凱城與其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控制的其他企業在房地產業務領域的同業競爭,恒大地產、許家印分別于2016年6月15日出具《避免同業競爭的承諾函》,承諾在協議轉讓股票過戶后3年之內,以屆時法律法規允許的各種方式解決該同業競爭。
對于此次嘉凱城剝離巴登城項目,分析人士認為,這是恒大地產在為回歸A股鋪路,為下一步借殼深深房掃除潛在障礙。(原標題:許家印“倒騰”爛尾樓 莫非是備戰恒大回歸A股)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