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低速磁浮交通線路S1進入試運行準備階段,預計9月20日將按照運營模式系統啟動試運轉、安全測試等非載客運行。目前,在全線共設的8座車站中已有7座完成了主體結構和高架區間施工。
昨日,一名司機正駕駛S1線列車。北京首條中低速磁浮交通線路S1線進入試運行準備階段,預計今年底試運行。
下周將非載客運行;列車外部采用黑、白、紅三色,最高時速80公里,將改善門頭溝新城交通環境
新京報訊 (記者裴劍飛)北京首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低速磁浮交通線路S1進入試運行準備階段,預計9月20日將按照運營模式系統啟動試運轉、安全測試等非載客運行。
目前,在全線共設的8座車站中已有7座完成了主體結構和高架區間施工,今年年底將開通試運營。
據北京磁浮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孫河川介紹,截至9月,北京S1線工程線路建設的7座車站(不含蘋果園站)主體結構和高架區間完成。今年底,北京S1線石門營站至金安橋站開通試運營。
北京S1線磁浮列車采用六輛編組,全長89.6米、寬3米、高3.7米,最大載客量1032人。運營初期配備10列6輛編組中低速磁浮列車,設計最高速度100公里/小時,實際運營的最高速度可達80公里/小時。
在S1線上運行的磁浮列車極具設計感,其外部采用黑、白、紅三種顏色相間搭配,車體和裙板為白色,窗帶(窗框)黑色,車下設備紅色。
步入車內,主色調溫暖明亮,灰色的墻板和橡膠地板、不銹鋼扶手、大尺寸車窗和藍色座椅,都能給乘客帶來新的乘車體驗。
■ 追問
S1線有何技術優勢?
具備噪音低、爬坡強、安全可靠等優點
列車在軌道上運行卻幾乎聽不到噪聲,在車內交流也不用提高音量。昨日,記者體驗北京S1線磁浮列車后發現,這條科技范兒十足的線路與其他列車有較大不同。
“中低速磁浮交通模式具有噪音低、無輻射、爬坡強、安全高、低成本等五大優勢”,北京磁浮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孫河川介紹,S1線采用中低速磁浮交通模式,磁浮列車依靠電磁力懸浮在特定軌道上。因為沒有車輪與軌道的撞擊、震動及摩擦,列車運行時噪音低,乘客乘坐舒適,尤其適用于城市、城郊、城際和旅游景區的交通連接。
同時,S1線采取閉合磁路,運行時無電磁輻射。中低速磁浮列車是利用電磁鐵的電磁吸力將列車浮起,運行中磁浮列車會浮起大約8-10毫米。此時,軌道與電磁鐵形成閉合磁路,電磁場不向外界泄漏。經中科院電工所等多家機構對磁浮列車進行測試,電磁輻射強度遠低于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國際標準。
此外,中低速磁浮列車還具有爬坡能力強、安全可靠、建設維護成本較低等諸多優點。
在京開行S1線有何意義?
改善門頭溝對外交通,促進石景山產業調整
隨著S1線的開通,門頭溝新城對外交通環境將得到有效改善,對石景山地區產業結構調整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也標志著中低速磁浮交通技術工程化研發成果在北京成功落地。
S1線總工程師孫吉良此前對媒體表示,S1線項目在技術、工程、環保等方面具有特殊示范意義,對推動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據了解,北京S1線途經潭柘寺、妙峰山、西山森林公園等自然風景區,生態環境好、歷史淵源深遠,磁浮交通將擔負起保護生態環境、引領科技發展等社會責任,是綠色生態線路的典范。(原標題:磁浮S1線石門營至金安橋年底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