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縮之后或是價跌
限購、限貸、限價、限售……近一年來,各地房地產調控可以說始終處于收緊狀態。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指出,今年樓市調控政策與往年相比出現了根本變化。過去的調控更多是事后管理,而今年更多強調的是預期管理,即在市場出現過熱征兆時提前發布政策降溫。
這種預期管理也顯現出了威力。今年國慶黃金周,全國多個熱點城市的樓市成交都出現顯著下滑。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10月1日至7日,北京樓市合計簽約143套,同比下降65%,其中新建住宅七天網簽116套,二手房網簽27套,均是2009年以來的同期歷史最低值。上海的新建住宅網簽量是178套,較2016年同期的784套,降幅達78%。深圳簽約量為445套,較2016年同期的508套下降13%。
另據廣州中原地產監測,今年國慶假期前后,廣州新盤總推貨量為2090套,比去年同期(5979套)大降65%;總成交量872套,同比大降78%。
易居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告訴記者,今年國慶黃金周全國樓市成交量是近4年里最低迷的。目前政策仍在持續收緊,樓市成交“量縮”階段還沒有結束,估計要持續到明年,成交量才會慢慢筑底。成交量持續低迷后,成交價格就會出現下跌,目前部分城市已經開始跌價。如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合肥等地的二手房都呈價格微跌狀態,預計二手房成交價格下跌的城市數量還會進一步增加。(原標題:黃金周樓市成交遇冷 看房者鮮有出手量縮之后或價跌)想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