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1月份實施“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以來,武漢在招攬大學畢業生政策上屢出大招。
10月11日晚間,武漢再出臺三份重磅文件,推出憑畢業證落戶、低于市場價20%買房租房、確定指導性最低年薪標準三大新政,力圖將武漢打造成“大學生最友好城市”,實現5年留下100萬大學生的目標。
對此,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認為,武漢在留住大學生方面下了決心,但更需要發展相匹配的產業,提高產業的先進度。
三大新政再攬畢業生
11日晚間,武漢出臺《關于加強大學畢業生安居保障的實施意見(試行)》、《關于進一步放寬留漢大學畢業生落戶試行政策的通知》、《關于發布武漢市大學畢業生在漢工作指導性最低年薪標準的通知》3份重磅文件,涉及落戶、安居住房、收入等大學生關注的焦點問題。
在落戶方面,留漢大學畢業生年齡不滿40周歲的,可憑畢業證申請登記為武漢市常住戶口,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不受年齡限制。
在薪酬方面,武漢在全國率先發布大學畢業生在漢工作指導性最低年薪標準,其中大專生、本科生、碩士、博士最低年薪分別為4萬元、5萬元、6萬元、8萬元,倡議用人單位積極執行該標準,市屬國企將做出表率。
在住房方面,未來五年,武漢將建設和籌集250萬平方米以上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其中安居房85萬平方米,租賃房165萬平方米,讓大學畢業生以低于市場價20%買到安居房,以低于市場價20%租到租賃房(如屬于合租的可低于市場價30%),形成留漢大學畢業生“租購并舉”的安居路線圖。
為保證“八折買房租房”政策落實,此次新政還提出加大住房建設和供應力度的措施,包括在大學生集中就業區域新建一批“青年社區”,在舊改商品房項目、產業園區配建一批保障房,鼓勵企業將商業辦公用房、員工宿舍改建為大學生租賃房,將存量住房、閑置房源、部分公租房房源作為大學生租賃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