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周末,我連續聽了兩場講座。第一場講座的主題,是“新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解讀”,第二場講座是“中國經濟觀察”。很高大上的主題,對吧?
意料之中又有點失望,雖然兩場演講看似跟房地產都沒有直接關系,但專家們講得最嗨的、也是場上場下互動最熱鬧的話題,還是新政后的“買房”。周圍的那些來聽會的朋友,聽到這樣的話題,就跟撿到寶貝一樣,擠破頭也要打聽點買房內幕什么的。
唉,現在走到哪都是關于買房的話題,連朋友家5歲的小孩都知道要攢錢買大房子了。
我結婚三年一直租房,過著“只有彼此才最重要”的幸福生活。不過,人就是這樣,待激情退卻,一切歸于平靜,曾經看起來不重要的東西忽然又變得重要起來。
租的房子再好都只能叫“宿舍”,買的房子再差也是“家”。這幾年,我們省吃儉用,手頭終于攢下了一百萬,買房也隨之提上日程,但按照“沒什么要求,只要在北京,總價能接受”的標準挨個樓盤看下來,我們發現,離有“家”的日子越來越遠。
別看現在買房的人沒有之前多,但有錢的人可比原來多多了,手里有個幾十萬、上百萬的人都在到處打聽消息,看哪里適合買。
做媒體十多年,對房地產也了解些,樓市真降溫是什么樣?我覺得就是大家對房子閉口不談。我不買你也不賣,市場上沒有需求,房產中介都不上街擺攤,下午3點就下班回家了。
聊房子?沒什么可聊的!等到什么時候把買房這事打入“冷宮”了,調控就勝利了。不過,反正不是現在,只要“買房”話題還在熱議,就說明市場還沒有降溫,不妨讓房價再飛一會兒。
03
關于買房的一點“加餐式”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