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解套”呢?方法有很多,既可以加大供給力度,也可以通過約束性措施控制需求。然而,城市資源總歸是有限的,供給不可能無限量增加。需求也是動態變化的,不可能無限期抑制。在這種情況下,提升“租”在住房體系中的作用,旨在引入“外援”、另辟“溝渠”,疏解“購”的壓力,讓需求回歸合理、讓市場趨向穩定,同時也為建立市場長效機制贏得寶貴的窗口期。更何況,“租”本就是“住有所居”的一種重要實現形式。
“租購并舉”,“并”是方向,“舉”是根基。讓租房市場真正火起來、優起來,對市場秩序、權利保護等問題皆須對癥下藥、切實解決。比如,盡快出臺有關租房的法律法規和操作細則,讓房客與房東都更省心更安心;又如,完善土地、財稅等政策,扶持發展規模化的租賃企業,以更好的居住品質滿足不斷升級的需求;再如,推進“租購同權”,讓租房者也能更多享受到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務。總之,就是要下大力氣、各個擊破,讓租房成為“更好的選擇”。
話說回來,對租購并舉,當前比較強調“租”,是因其歷史欠賬較多,需要“特殊關照”。這絕不意味著未來就要否定、就能否定“購”的意義。對中國人來說,消費習慣可以升級換代,向往居有定所、手握恒產的消費偏好卻難改變。我們不能奢望“租”能輕而易舉地成為“最好的選擇”,也不能因為多關注了“租”而忽視“購”的需求與風險。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防炒作、擠泡沫依然不能松懈,共有產權住房等試點依然要加快,適當的土地供應、合理的信貸支持依然要跟上。只有租房與購房兩個體系都健康、都強大起來了,不同群體才能更好地通過不同渠道,實現住有所居這個共同的夢想。(原標題:人民日報談租購并舉:租房應成為“更好的選擇”)想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銀行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