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公開資料顯示,許家印管理的熱處理車間,形成很多氧化鐵廢料。許家印沒去時,車間往往找當地農民清理,每小堆要給農民16塊錢,為此,車間需要支付一大筆廢料清理費。
可這些氧化鐵廢料還能賣錢,農民實際上是兩頭賺錢。許家印就直接把氧化鐵廢料賣錢,中間產生的收益給車間職工發(fā)福利。
他因為這件事被調查。
資料上這種解釋,把領導解釋得太傻了:能賣錢的廢料,卻花錢讓人收走。中許把這部分利潤整回來,還給中許臉色看,這么不會做買賣、這么缺心眼、這么傻,怎么能當上生意場上的領導?
當然,當時是上世紀80年代,政治形態(tài)是否還嚴重?并不可知。因此,中許當年領導是否真這樣傻?也就很難判斷了。
1992年,許家印從離職舞鋼,入職中達。
幾年后,他從中達離職,同樣由于分錢不均。
中達工作幾年,許家印帶著四五人來到廣州,進軍廣州房地產市場。他在廣州做的第一個項目是珠島花園,一兩年時間,為公司創(chuàng)收2億,可許家印工資只有每月3000塊。
許家印找了領導談判,要求漲工資,可領導不給漲,他憤而離職。
許家印后來說:「假如中達公司給我的年薪是20萬或者10萬,我可能就不會去想自己創(chuàng)業(yè)的事了。因為我知道,凡是創(chuàng)業(yè)都是有風險的,而且很艱辛。但每月3000多元的工資,養(yǎng)活家庭都非常困難,怎么讓我在中達公司繼續(xù)干下去呢?」
這次離職的莫名其妙,體現(xiàn)在時間上,許家印離開中達是在1997年,可他一手創(chuàng)立廣州凱隆是在1996年。許家印還沒有從離職中達,就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公司。
1996年,廣州凱隆受讓中達旗下廣州鵬達公司持有的廣州天帝公司40%的股份,也進軍房地產業(yè),一步步早就了現(xiàn)在的恒大。
如此未雨綢繆的許家印,20萬工資,真能留住未來首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