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與經銷商握手言和的“大團圓”結局并未如期上演,情形反而急轉直下。
5月10日,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成員桑之未撰文稱,奧迪經銷商聯會(CADA)再次向奧迪方面發函,呼吁奧迪遵守3月28日談判中達成的“一個銷售公司一個網絡”的共識。5月11日,奧迪經銷商聯會的一位工作人員在電話中向經濟觀察報記者確認此事。
在此之前,經歷兩輪艱難談判的奧迪經銷商聯會,終于等到了奧迪方面的回復。但回復函中并未確認兩輪談判中達成的重要共識,反而予以推翻。奧迪方面的回復函中,明確提出“一個銷售公司”不可行和未來將建立“被重新定義的一個網絡”。對此,經銷商聯會在回函中表示“十分震驚和遺憾”。
奧迪的反悔,不僅令業界驚訝,更令經銷商感到憤怒,很可能引發經銷商再次使出“抵制進車、放任銷量下跌”的殺手锏。
消息人士透露,關于一個網絡,德國奧迪方面還想再同奧迪經銷商聯會談判,但奧迪經銷商聯會表示拒絕,并在5月10的回函中發出“最后通牒”,希望5月13號之前收到回復,否則將停止進車。
據悉,奧迪經銷商聯會計劃近期舉辦發布會,就3·28會議達成基本共識后雙方又出現的分歧與媒體進行溝通。同時,奧迪經銷商聯會也會宣布下一步舉措。
奧迪的反悔,不僅讓中國奧迪經銷商再次感到不被尊重,深感捍衛利益之不易。同時,也表明上汽奧迪事件中牽涉到的一汽、上汽、德國奧迪、經銷商等各方仍在進行深度利益博弈。
奧迪反悔
自上汽奧迪項目消息披露后,中國奧迪經銷商們心頭最大的擔憂便是:未來利益如何保障?能否參與到上汽奧迪的銷售網絡中?因此,奧迪經銷商一直主張將來上汽奧迪啟動后依然是一個銷售公司一張網絡。
經過多次溝通,奧迪與經銷商在3月28日的談判中達成口頭共識,在奧迪在華銷量達到90萬輛后再啟動上汽奧迪(產品投放與渠道網絡)項目,屆時成立一個新的銷售公司并使用目前的銷售網絡。
就在奧迪經銷商們暗中松口氣,以為長遠利益有保障之際,屢屢表示十分尊重經銷商合作伙伴并保障經銷商利益的奧迪,卻在這一問題上“反悔”了。
對于奧迪反悔的原因,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認為或許是上汽方面施加了影響。因為按照一個銷售公司一個網絡的安排,上汽奧迪起步初期,產品少銷量低,難免在合資的銷售公司中話語權受限,經銷商又都是原本一汽-大眾奧迪的經銷商,不如重新遴選經銷商好管理,搞不好還有淪為代工廠的危險。
“上汽大眾有那么多經銷商,想做奧迪品牌的不在少數,比起接盤現有的一汽-奧迪經銷商,上汽奧迪更愿意重新選擇經銷商,另建銷售公司,單獨運作更好管理。上汽不是以更靈活的運作機制和更市場化的管理來吸引奧迪么,要做到這一點肯定是甩開一汽單獨干。或許就憑借這方面說服了大眾集團的高層。”上述分析人士認為。
也有接近上汽集團的分析人士撰文稱,“一個銷售公司”不僅難以劃分一汽、上汽和奧迪三方的股權,也存在涉嫌違反不正當競爭法律法規的風險,原本的合理競爭被一個銷售公司回避,通過一個銷售公司操縱價格,這里面存在巨大法律風險,與反壟斷方向背道而馳。
事實上,奧迪失信于經銷商的不僅僅是一個網絡,甚至連90萬輛后再啟動上汽奧迪,也很可能只是奧迪拖延經銷商斗志的一個幌子而已。消息人士透露,上汽奧迪已經啟動新車型的進入導入工作,最快將于2020年投產第一款新車型。
而按照奧迪目前年銷60萬輛的水平,3年后達到90萬輛的可能性很低。桑之未在文章中透露,4月20日,上海車展期間,奧迪董事長施泰德與一汽集團董事長徐平在上海舉行會談,施泰德承認2020年之前在中國銷售100萬輛或90萬輛,對于奧迪來說都是不能實現的。
經銷商再發最后通牒
消息人士透露,早在4月28日一汽-大眾奧迪與經銷商的溝通會上,奧迪經銷商們就得知,奧迪在上汽奧迪的框架內將開啟第二家銷售公司,并于2022年1月開始銷售,復制南北大眾的合資模式。
這樣明顯推翻了3月28日談判共識的安排,再度引發經銷們的強烈不滿。德國奧迪方面也想就此事再談判,但被奧迪經銷商聯會拒絕。在5月10日的回函中,奧迪經銷商聯會給出了13日前給回復的“通牒”,如果奧迪方面不回復,將很可能重新停止進車。
事實上,從去年11月底上汽奧迪消息曝出后,奧迪與經銷商就一直處于拉鋸狀態,幾輪回合下來,雙方的姿態與立場頗耐人尋味。表面上看奧迪經銷商掌握了輿論攻勢和主動權,奧迪方面則不斷放低姿態表示尊重經銷商合作伙伴,重視經銷商的利益,但其推進上汽奧迪項目的決心一直未變,在上汽奧迪項目上也不愿受人牽制,不管是啟動時間還是未來的網絡規劃。但在奧迪現有經銷商們看來,一個網絡一個渠道是最為可行的選擇,否則其長遠利益沒有保障。
在5月10日的回函中,奧迪經銷商聯會表示,如果推翻之前的共識,不成立一個銷售公司和無條件使用現有網絡的話,將來弊端眾多,諸如廠家多頭授權、多頭管理,經銷商會面臨多份內容不同甚至沖突的商務政策、授權合同標準,以及經銷商不必要的重復投資。EBT2%(經銷商稅前利潤2%)如何得到保障和網絡發展決策歸屬等問題也沒有保障。
“很憤怒,很無語,比看到之前奧迪年會期間他們的表態還有過之而不無極。兩個網絡的安排就是在挖現有經銷商們的生存根基,就算近500家奧迪經銷商不全是一條心,也不會所有經銷商都愿意坐以待斃。不要以為經銷商抵制進車就是口頭上喊話。中國銷量占奧迪全球銷量的三分之一,如果奧迪能接受中國銷量不斷下滑和全球股價因此下跌,他們就繼續玩文字游戲,繼續拖延。”一位不愿具名的奧迪資深經銷商表示。
這位奧迪資深經銷商介紹,如果說,此前奧迪年會上高管對于奧迪經銷商“不強求不挽留”的強硬表態,讓奧迪經銷商情感上受到傷害,感到不受尊重的話,談判達成共識后卻又反悔玩文字游戲,則讓經銷商們看清其“丑惡嘴臉”,“德國人根本沒把經銷商的利益訴求放在眼里,一直都是想魚與熊掌兼得。”
奧迪的反悔,也表明上汽奧迪事件中各方的利益博弈、互相角力之艱難。在外界以為經銷商的長期和短期利益訴求都得到保障,原本被動的一汽方面也因此稍占上風之際,上汽方面又不動聲色地扳回一局,以實際行動回擊。
接下來或許才是真正考驗中國奧迪經銷商的時刻,是為了爭取長期利益暫時放棄短期利益,以銷量下跌迫使奧迪方面落實之前達成的共識,還是過一天算一天,先把眼下能賺的錢賺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