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錢多多)在連續兩輪“擱淺”之后,國內成品油價格迎來2017年內最后一次上調。
12月28日,國家發改委網站信息顯示,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17年12月28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準品,下同)每噸均提高70元。
據計算,本次調價折合升價為:92#汽油上調0.05元;0#柴油上調0.06元。截至目前,今年國內共經歷25次調價窗口,其中11次上調,6次下調,8次擱淺。
1.國際油價創2年半來新高
本輪計價周期內,國際油價整體處于高位。且在周期末出現油價暴漲,帶動原油變化率持續正值上行。
據路透社報道,利比亞東部一輸油管道12月26日發生爆炸,將影響利比亞石油出口。受供給收緊擔憂影響,國際油價在當日大漲,創下2015年6月以來新高。布倫特原油突破67美元/桶關口,美國WTI原油也觸及60美元/桶關口,均創兩年半新高。
不過在27日,國際油價又從兩年半高位有所回落。截至當日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2018年2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收于每桶59.64美元。2018年2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收于每桶66.44美元。在業內看來,因北海大型輸油管道逐步恢復運行,彌補了利比亞供應中斷的影響。
卓創資訊原油分析師張瑾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說,隨著投資者及時獲利了結,落袋為安,油價從高位回落,但依然在高位59美元/桶上方盤整,整體降幅不大。且API(美國石油協會)原油庫存大降同樣為油價提供了支撐。
據API2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2月22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減少600萬桶,至4.328億桶,此前市場預估為減少392.5萬桶。
隆眾資訊分析師李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近期國際油價沖至高位,主要受英國北海福蒂斯輸油管道故障以及利比亞輸油管道爆炸的影響。然而隨著北海管道逐漸恢復正常,供應趨緊的利好將有所減弱。目前來看美國原油庫存下降、歐佩克減產延續仍在為油價提供利好,但美國原油產量持續增長等因素也在釋放利空??傮w來看,油價底部支撐相對穩固,因此預計下一輪成品油調價上調的概率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