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网站在线导航,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国产高清精品二区三区,免费AV网站在线观,国产福利视频100大全,欧美激情四射黄色,看电影来国产精品黑夜视频,成年人黄色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您的位置:財經 / 要聞 / 產業 國內 / 國際 / 專題 > 穩健中性貨幣政策效果良好 市場流動性擔憂情緒逐漸消退

穩健中性貨幣政策效果良好 市場流動性擔憂情緒逐漸消退

2017-07-04 11:25? 來源:新華社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約需要 分鐘的時間

來源:新華社

  6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臨近月末時點,財政支出力度進一步加大,對沖央行逆回購到期后銀行體系流動性處于較高水平,當日不開展公開市場操作。

  伴隨著央行連續6天暫停公開市場操作,市場平穩度過半年度流動性“大考”。這也意味著,上半年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取得了良好效果。

  每年6月末都是考驗市場流動性的關鍵時點。今年在這一特殊時點又疊加了更多影響流動性的因素,包括宏觀審慎評估體系(MPA)考核、美聯儲加息、金融去杠桿等,導致此前市場對半年末資金面存在擔憂情緒。不過,央行上周(6月26日至6月30日)在連續暫停公開市場操作時明確表示,“銀行體系流動性處于較高水平”。與此同時,貨幣市場主要利率也穩中有降,顯示出市場流動性的擔憂情緒已經得到化解。

  除了銀行體系流動性保持基本穩定、利率水平總體適度外,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也保持了合理增長,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穩定。此前曾有市場人士擔憂,隨著金融去杠桿的推進,實體經濟可能會受到“誤傷”。但人民銀行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在金融去杠桿效果顯現、M2個位數增長的同時,5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以及人民幣貸款均同比多增,顯示金融尤其是信貸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依然較大。

  人民幣匯率的平穩運行,同樣顯示出穩健中性貨幣政策的良好效果。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6月30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上漲196個基點,報6.7744,創2016年11月7日以來的最高水平。相較2016年年末6.9495的收盤價,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共計上漲約2.5%。有業內人士認為,下半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將維持基本穩定。

  自去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17年貨幣政策要保持“穩健中性”以來,貨幣政策更加重視金融風險的防范化解,調節好貨幣閘門,突出中性態勢,不松不緊,與宏觀經濟基本面變化以及去杠桿、抑泡沫、防風險的要求相匹配,既保持合理經濟增長必要的流動性供給,又為新舊動能轉換和結構轉型升級創造必要的壓力,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環境。

  首先,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組合,合理安排相關工具搭配和操作節奏,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

  近年來,隨著貨幣供應方式發生變化,央行根據宏觀經濟金融形勢和流動性長短期影響因素的變化,有機搭配多種工具組合,在操作力度、期限搭配、到期時點和開停節奏等方面不斷微調,達到“削峰填谷”熨平臨時性、季節性因素對流動性的擾動效果。

  比如,在剛剛過去的6月份,央行于6月5日重啟了28天期逆回購,提供跨季資金;6月6日,又加量開展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此后頻頻加大力度,開展逆回購操作。至6月下旬,市場流動性緊張情緒明顯消除,半年度流動性“大考”平穩度過。

  其次,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更加注重預期引導,政策透明度不斷增強。

  加強預期引導,已經成為近兩年來貨幣政策的重要手段。在今年5月25日自律機制座談會上,央行表示,“已關注到市場對半年末資金面存在擔憂情緒,考慮到6月份影響流動性的因素較多,擬在6月上旬開展MLF操作,并擇機啟動28天期逆回購操作,搭配好跨季資金供給,保持流動性基本穩定,穩定市場預期。”此后的6月份,央行如期且靈活兌現了相應操作。不難看出,針對市場流動性變化,央行一方面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組合,合理安排相關工具搭配和操作節奏,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另一方面,通過多種方式加強與市場溝通,進行前瞻性指引,合理引導市場預期。

  值得注意的是,從今年3月份以來,央行在暫停公開市場操作或有大量資金回籠及市場資金面有趨緊現象時,大都會在公布當日公開市場操作的同時,對操作理由加以解釋。比如,上周央行暫停公開市場操作時均解釋稱:“臨近月末時點財政支出力度進一步加大,對沖央行逆回購到期后銀行體系流動性處于較高水平。”對此,業內人士認為,相比2016年,央行貨幣政策操作透明度大大提高。公開市場操作業務透明度的增加,可緩解市場在資金面緊張時的恐慌情緒,也可減少市場因央行長時間未進行操作時產生的對央行短期目標的猜疑,進而減少市場因與央行的信息不對稱而產生的非理性預期及羊群效應,有利于央行達到維穩金融市場的政策目標。

  再次,貨幣政策進一步完善調控模式,強化價格型調節和傳導機制,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

  金融去杠桿在防風險的同時,更是為了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效率。當前,貨幣政策調控框架的轉型與完善,就是要增強利率調控能力,進一步疏通央行政策利率向金融市場及實體經濟的傳導,發揮政策利率信號,有效引導資金流向,堅決糾正“脫實向虛”。

  最后,雙支柱的政策框架,有利于更好地平衡穩增長和防風險。

  2017年,央行明確提出探索建立“貨幣政策+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政策框架,前者主要針對總需求管理,旨在促進物價穩定和經濟增長;后者針對金融體系本身,抑制杠桿過度擴張和順周期行為,旨在維護金融穩定。雙支柱政策框架的有機搭配,再加之其它監管政策的協調與銜接,有助于把握好穩增長、調結構、去杠桿、抑泡沫和防風險等多目標的平衡。

  上半年已經過去,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在“保持定力”中不斷完善,調控的節奏和力度更加到位,應對不確定性的能力顯著提高,這有助于為下半年的經濟金融發展創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閱讀了該文章的用戶還閱讀了

熱門關鍵詞

為您推薦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報
漲停
要聞
產業
國內
國際
專題
美股
港股
外匯
期貨
黃金
公募
私募
理財
信托
排行
融資
創業
動態
觀點
保險
汽車
房產
P2P
投稿專欄
課堂
熱點
視頻
戰略

欄目導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學股
名家
財經
區塊鏈
網站地圖

財經365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經365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魯ICP備17012268號-3 Copyright 財經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門基礎知識財經365版權所有 證券投資咨詢許可證號為:ZX0036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