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域經濟是強化縣域經濟的重要載體,也是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節點。近年來,山東省喬官鎮發揮鄉鎮產業優勢和特點,夯實發展基礎,注重招大引強增后勁、優化服務聚內力,項目建設上實現“加速跑”,助力鎮域經濟“撐桿跳”。
“國家級生態鎮”喬官鎮位于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中部,總面積達 195平方公里,總人口約8.9萬人。近年來,喬官鎮領導班子牢牢把握當前經濟發展的主旋律,從工業、農業、基礎設施、民生四個方面統籌協調,致力打造良好的招商平臺,努力改善投資環境和營商環境,形成了濃厚的親商、富商氛圍,吸引了大批國內外客商前來投資,極大地拉動了全鎮經濟的快速發展,進一步推進了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
縱觀今日喬官鎮,國企、民企蓬勃發展,個體私營企業興旺發達,形成了門類較齊全、規范、合理的工業體系;城鎮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功能日臻完善,人居環境和文明素質不斷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城鎮各項事業全面進步,實現了經濟效益和人民群眾幸福指數雙提升。
推進工業強基,做強經濟發展“主引擎”
近年來,喬官鎮為了實現鎮域經濟又快又好發展,以實施“工業立鎮、工業強鎮”戰略為主線,實現了化工、塑料、板材三個產業膨脹和壯大,讓喬官鎮的“家底”越來越厚,鄉鎮財源建設實現了幾何式增長,全鎮經濟發展駛入快車道。
據喬官鎮黨委書記劉衍斌向《

》記者介紹,目前喬官鎮各類民營企業總數發展到47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16家。2016 年,喬官鎮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2.5億元,利稅1.1億元。喬官鎮鎮域經濟“塊頭”逐漸壯大,增量發展勢頭“迅猛”。
“喬官鎮探索出做大做強鎮域經濟,推動鎮域經濟跨越發展的新路子。”劉衍斌這樣點評喬官鎮鎮域經濟發展。“十三五”期間,喬官鎮確定了“提質、增量”的工業經濟發展總體要求。根據這一總體要求,到2020年全鎮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47.6億元,實現利稅2.2億元,分別比2015年增長46.9%和51.7%。新增規模以上企業10家,總數達到30家。全鎮工業企業產業結構將更加合理,經濟實力全面提升。
發展特色農業,提高鎮域經濟水平
在昌樂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喬官鎮努力構建綠色、集約、高端產業體系,加快工業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引導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升級,著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環保、循環經濟,為加快喬官鎮經濟轉型升級夯實了基礎,力爭形成以第三產業為主導,以第二產業為支撐,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的格局。
喬官鎮以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為抓手,以設施農業、高效農業、特色農業、高端農業為方向,立足全鎮傳統特色資源,不斷加快農業結構,全面提升農業發展現代化水平。依托火山爆發遺址自然優勢,引導農民大力發展火山小米、綠豆等雜糧以及櫻桃等特色農業,目前,火山小米面積達到1萬余畝,雜糧面積2萬畝,櫻桃1000余畝 ,“萬畝火山雜糧基地”已達到3萬余畝,火山農業已成為昌樂知名農業品牌。同時,為深度對接“互聯網+”,喬官鎮依托本土電商公司,將特色農產品(000061 公告, 行情, 點評, 財報, 圈子)與全國乃至全球大市場進行對接,拓寬農產品的銷售渠道。目前,全鎮農產品互聯網銷售日發貨量2000單以上,銷量萬余斤,預計2017年銷售額將達到3000萬元,可帶動周邊種植戶1000余戶。
喬官鎮還依托“兩山一帶三組團”大旅游框架規劃,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大力實施農業品牌化戰略,著力扶持鄉村旅游產業,力促農村轉型發展。重點抓好蓮花山農莊小鎮項目,以及響水崖、姬家莊子、土埠溝3個古村落建設。構建起了以遠古火山群景區、蓮花山農莊小鎮項目為龍頭,以方山生態景區、響水崖村、土埠溝村、姬家莊子村、唐家店子村、邵家莊村為支撐的鄉村旅游產業發展格局,建設“火山、化石、古村”為特色的鄉村旅游帶,打造“火山小鎮”鄉村旅游綜合體,爭創全國特色小鎮。其中,總投資2億元的蓮花山農莊小鎮項目正在加緊推進;昌樂火山國家級地質公園順利通過了國土資源部驗收,并同步啟動了世界地質公園的申報工作;響水崖村、土埠溝村先后入選濰坊市鄉村旅游標桿示范村,姬家莊子村入選濰坊市鄉村旅游標桿示范度假項目。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喬官鎮鎮委、鎮政府一班人很清楚營造一個良好的營商環境對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來說尤其重要。為切實改善居追境,提升城鎮功能,提高城鎮品位,增加經濟社會發展后勁,喬官鎮堅持以城市標準謀劃城鎮建設提升,按照“規劃高起點、建設高標準、管理高效能”的工作思路,力爭將喬官鎮打造成為布局合理、環境優美、功能齊全、輻射力強、開放度高的新型現代化小城鎮。
據劉衍斌介紹,喬官鎮圍繞“五路三區一中心”,結合區位、產業、人口和資源狀況,科學定位城鎮化發展方向。扎實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使營商居追境不斷改善。憑借五條省 、縣道貫穿喬官鎮全境的優勢,大力發展旅游業和新型流通業,打造沿路經濟帶;不斷完善提升配套功能,規劃提升行政、商業、居注教育、產業等功能區,吸引農民向區、鎮駐地、工業園區、農村社區集中。
走訪中記者看到,呈現在眼前的喬官鎮規劃建設科學有序 ,配套設施日臻完善,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 。
推進惠民利民實事,統籌城鄉協調發展
喬官鎮鎮委、鎮政府明確經濟轉型升級“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在實現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也要保護好喬官鎮的生態環境。喬官鎮統籌城鄉發展,積極踐行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精心組織辦好各項惠民利民實事。
喬官鎮以社區建設為支撐點,全面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喬官鎮計劃投資500余萬元,對全鎮10個社區進行升級改造,全力提升了綜合服務功能。全力打造“智慧社區”,構建“鎮、社區、村”三級網絡平臺,加快北巖、青龍、梁家莊社區建設進度,力爭2017年底實現“智慧社區”全覆蓋,讓群眾在家中通過電視就可查看本村“三務公開”情況;加快推行綜治網格化管理,建立以“人、地、物、事、組織”為核心的基礎信息數據庫,通過基礎信息采集、事件上報處理與反饋等即時舉措,實現對社會精細化動態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再鼓干勁、深化精準、持續落實、注重實效”的總體要求,喬官鎮高度重視精準扶貧工作,突出抓好產業扶貧,不斷加強就業保障和社會保障。不斷擴大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覆蓋面,做到應保盡保。據統計,2016年,新實施扶貧項目15個,全鎮實現脫貧2090戶3617人,脫貧比例分別達到87.7%、88.7%;改造農村危房441戶,2325名困難群眾享受到了低保待遇,1800余名困難群眾納入了電子救助平臺;治安監控實現了自然村全覆蓋 ;多次開展大走訪活動,收集群眾意見建議287條,辦結254件。
據劉衍斌介紹,截至目前,喬官鎮還有292戶460人沒有脫貧,兩個省定貧困村沒有摘帽。“按照鎮里的統一部署,今年年底全部完成脫貧任務,對喬官鎮鎮委、鎮政府來講壓力大 、任務重。為此,我們研究制定了《喬官鎮2017年扶貧工作實施意見》,列出扶貧工作臺賬18項,突出產業扶貧,根據貧困戶的實際需求,細化幫扶舉措。今年以來,我們已研究制定扶貧項目5個;幫助16名困難學生申請了‘雨露計劃’進行救助;扶貧項目收益分紅9.7萬余元,解決了191人的生活難題;全鎮將繼續實施債券資金等產業扶貧項目,力爭到2017年底,省定貧困村全部摘帽,貧困人口基本實現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