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本市場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北京證監局始終堅持守好適當性管理這道安全門,認真分析投資者現狀,不斷完善適當性管理制度落實機制,切實保護好投資者合法權益。
強化投資者適當性管理
我國證券市場股權結構特殊,以中小投資者為主,很多投資者的知識儲備、投資經驗和風險意識不足,承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與之相對應的是,隨著資本市場的飛速發展,金融產品的復雜程度和信息不對稱性不斷提高,各類結構化、杠桿化、衍生化的金融產品層出不窮,同為市場參與者的經營機構為提升業績,有著開發更多客戶,銷售更多產品的天然動機。
面對投資者、經營機構和金融產品復雜的相互間矛盾,北京局堅持從源頭加強適當性管理,壓實機構主體責任,推動市場主體完善適當性制度建設和落實,把合適的產品賣給合適的客戶。對于適當性管理流于形式,為提升業績不顧客戶風險的機構,堅決予以處罰。
例如,某證券公司營業部銷售某權益性高風險產品時,風險揭示不到位,客戶可通過網絡端直接購買產品,即使該產品風險與客戶風險等級不匹配,僅需在彈出對話框點擊“委托確認”即可購買成功,投資者風險適應性問卷、風險適當性結果評估確認單和產品合同均在購買之后由營業部員工聯系客戶再行簽訂,違反《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第二十九條的規定,北京局核查發現后對營業部下發了責令增加內部合規檢查次數的監管措施。同時,將上述案例在全轄區通報,以點帶面,推動經營機構切實落實適當性管理。
同時,北京局始終堅持將適當性教育作為投資者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先后舉辦了多起影響力大、涉及面廣、參與程度高、具有品牌效應的投資者教育宣傳活動。一是重視領導參與效應,提升投教活動影響力。二是重視活動運行質量,形成系列品牌投教活動。三是重視全國聯動效應,設立投教活動最低標準。
推動適當性管理水平再上臺階
《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出臺,統一了適當性管理的基本標準,進一步明確了經營機構的適當性義務,也對投資者保護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京局以《辦法》落實為契機,加大指導調度力度,扎實推進適當性管理。一是加強事前培訓,以檢查促落地。二是加強調研測算,關注重大事項。三是加強后續督導,促進持續優化。
投資者教育基地(以下簡稱“投教基地”)是投資者教育保護的一項基礎設施工程,北京局將其作為轄區提升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水平的重要平臺,抓牢準入和后續管理,建立專業性運作機制,發揮引領示范、宣傳教育作用。
一是把好前端準入,提升適當性教育專業性。今年,北京轄區命名了6家省級投教基地,北京局在審核中立足于產品展示、模擬體驗、專家講堂基本功能區,加強對基地原創能力、宣傳教育能力、合規持續運營能力的關注。同時,建立牽頭處室和相關業務處室雙線管理的后續監管機制,明確后續監管要求,督促投教基地持續關注證監會政策動向、市場熱點,設計原創投教產品,匯集整理典型案例,提升投資者適當性宣傳教育的專業性、針對性和有效性。
二是加強過程引導,開展特色投資者教育活動。《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頒布以來,轄區投教基地利用基地官網、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短信、QQ群、網絡媒體等多種渠道,擴大適當性管理宣傳覆蓋面;通過戶外宣傳、走進上市公司、辦講座、掛橫幅、貼海報、發傳單、播放投教短片等形式強化宣傳效果。截至目前,僅投教基地就發布投資適當性案例100余篇,發放宣傳材料和書籍1萬余份,舉辦適當性公開講座46次,通過網絡媒體發布投資者適當性為主題宣傳稿件134篇。另外,各投教基地利用新媒體與投資者就投資者適當性進行互動,答疑解惑,深入淺出地向投資者傳遞正確投資理念,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三是鼓勵專業運作,增強適當性管理的帶動力。鼓勵轄區證券期貨經營機構依據自身特點,形成具有特色性、差異化的投教基地運作機制。依托總部投研、資管、經紀、合規等業務部門,通過全國聯網視頻系統,定期對一線從業人員開展形式多樣的適當性管理培訓,包括在線培訓、問題問答、小組討論、專題講座等,從而將公司總部的適當性管理成果及時運用到業務實踐中,提升服務的規范性和專業性。同時,建立動態反饋機制,把一線業務人員適當性管理中的問題、建議,及時反饋到公司總部,以投教基地為依托,實現了公司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