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廠商獨享軍用市場
北斗系統作為軍民兩用的系統,軍用市場和行業市場的專業性強、進入壁壘高。特別是軍用市場為相對封閉的供應體系,廠商需要經過一系列嚴格的資格認證才能進入,外資廠商根本無法參與其中,因此北斗系統的軍用市場為國內廠商所獨享。
其實,北斗系統的推出就有其軍事目的,概念股也是隨著軍工股的強勢而一路走高。國信證券的研究報告指出,去年中國軍費開支7201億元,同比增長10.7%。北斗二代組網完成后,國家基于安全及支持國產化考慮,正在采取各種措施推進北斗系統的應用,尤其是近來國際國內局勢日益復雜,國家專門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預計中國軍費的開支仍將保持較高的增速。按美國軍用GPS投入占整個軍費開支比重約1.5%估算,國內軍用北斗導航市場容量大概在98.4億元。
國內的上市公司中,中國衛星、北斗星通、振芯科技、合眾思壯等都具備軍品廠商的資格認證,而且一些企業生產的產品都是軍民兩用(附表)。
中國衛星在北京和西安分別有子公司在做北斗導航相關的產業。其中北京的公司產值在4億元左右,西安的公司產值在2億元左右,而且主要是東方紅小衛星的收入。此外,中國衛星還有軍工改制、無人機、大飛機等其他軍工概念。
中海達擅長衛星導航的終端產品業務,是國內導航測繪行業龍頭企業。公司近年主要收入都來自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業務。2007年至2013年公司凈利潤增長7倍,復合增長率為38%。
振芯科技的北斗導航業務占比最大,公司主要從事北斗衛星導航應用的關鍵元器件、特種行業高性能集成電路、北斗衛星導航終端的設計、開發、生產和銷售,是國內北斗終端最大的供應商。2013年,公司一舉斬獲
3.23億元大單,之后還有訂單陸續落地,有券商研究報告稱,振芯科技今年收入翻番無憂。
民用市場起步晚發展快
北斗導航的民用市場由于起步較晚和系統自身建設等原因,市場份額仍比較小。但分析人士指出,隨著國家政策的推動、北斗系統的逐步完善與建成、北斗終端的成本將會降低,未來北斗系統在民用領域的運用將會逐步拓展。目前,多家上市公司在積極進軍北斗行業,以其在北斗導航的大發展中分得一杯羹,其中芯片、車載導航等領域成為熱門。
盈方微其控股公司方微股份以芯片設計為核心,重點布局以互聯網智能機頂盒為代表的智慧家庭產品市場,以及北斗產業化及北斗產業民用化市場領域。今年7月,方微股份與北京微電子技術研究所簽署協議,雙方擬圍繞方微股份的iMAPx系列芯片和772研究所的北斗一代、北斗二代、北斗授時、星光成像系列芯片和解決方案,合作研發北斗行業專用平板電腦、北斗行業專用智能手機、北斗車載智能信息終端、星光攝像機等各類應用產品。9月份,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公司表示上半年W10和Q3系列穿戴芯片都開始集成驗證。
車載導航是北斗系統的一個重要應用領域。2013年中國市場乘用車銷量約為1600萬輛,除了汽車在出廠前安裝的前裝導航設備和智能手機導航外,還有約40%到50%的需求空間車主會自行安裝導航設備。對比發達國家的導航設備裝備率,我國車載導航設備的成長空間巨大,這將為北斗車載導航產業提供廣闊的市場。四維圖新是中國第一、全球第五大導航電子地圖廠商,在中國車載導航地圖市場份額占比超過60%;在GPS手機地圖市場占有率達到69%、在PND地圖市場占有率為19%;每天通過LBS和互聯網地圖服務使用公司地圖產品的點擊量超過9100萬次。基于北斗導航的車輛監控運營是公司應用的重要領域,公司控股的中寰衛星長期從事車輛監新控運營業務,并已獲得國家發改委戰略新興項目,這可以使四維圖新直接享受北斗系統商用推廣的巨大利好。
為了配合國家戰略發展,國家電網要求智能電網同步裝置必須支持北斗系統。中元華電的產品均支持GPS和北斗系統,并能夠實現自動互轉。目前,中元華電在時間同步裝置的市場占有率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