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m.hand93.com)3月27日訊:熟悉的A股又回來了!外圍大漲,我們高開低走,萎靡不振!
率先從疫情大坑里跳出來的A股,如此萎靡,這到底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呢?
“熟悉”的A股“熟悉”的味道!
早參就吐槽過:這波A股比美股更像是成熟市場,按照現在的反彈幅度一直持續下去,理論上美股新高的時候,我們正好回到3300點……歐耶,我們現在真是太TM成熟了。
美股上百歲的年紀,ICU和大保健之間來回切換,還能連續兩天大保健,對比起來,A股這個年輕人,似乎得了“難言之隱”。
但事實的真相絕對不是表面看起來這么簡單。今天一位朋友在群里分享了一張圖片:
大家看一下,這張圖是15年8月24日,也就是第二波股災的時候。四年多時間過去了,現在指數不到2800,比當時還要低400點,但上面的股票,除了東阿阿膠,大部分都漲了很多倍,即使東阿阿膠也是漲了接近一倍才下來。
股價短期看是投票機,長期看是稱重機。長期看,必須企業的基本面夠扎實,同時要有足夠的向上發展空間和彈性,這才是真正能穿越牛熊的保證。這上面的股票,對我而言,最可惜的就是貴州茅臺,當時分析看白酒兩年牛市,首推茅臺,結果賺了個波段就跑了。
但這件事情我并沒有吸取足夠的教訓,后面又錯過了華創和中興。直到現在,才轉變模式,對優質股票波段持有,做T+0,進行附骨吸髓式操作。同樣道理,當下,別看指數還有成交量萎靡不振,再過兩三年,回頭看,即使指數繼續在3000點附近徘徊,一批牛股可能又跑出來了。
很多人早就不再看滬指,這個指數太失真了,但偏偏它的影響力又是最大的。現在這個位置,有些股票,絕對可以主動介入了,一個長周期,比如兩到三年,兩到三倍是很正常的,當然追求一年十倍的短線高手不在此列。
對于打算附骨吸髓的股票,我的持倉原則是三三制,根據走勢情況會改成四六制或五五制,倉位很機動。這段時間,雖然指數創了新低,但連今年的利潤還沒吐回去,也是多虧了做T,還有短線停手也比較及時。
研究技術,專注T+0的話,比其它短線技巧更容易賺錢,更易形成正反饋,只要選的股票流通性別出問題,即使高位,也沒有什么成本是降不下來的。我所經歷的A股,大部分時間都是現在這個死樣,低位,震蕩,以前很煩這種行情,現在已經習慣了,只要每天看一眼賬戶,里面持倉的品種成本在降低就行了。
很多朋友的T+0功力甚至在我之上:
有些時候就是怎樣,當你眼里只有一只股票的時候,當所有分析都圍繞這只股票進行的時候,靈活的倉位輔以高勝率的T+0策略,幾乎等于必勝。
但人總是這樣,就像忽視指數定投幾乎是必勝策略,也會忽視T+0而去追尋更高收益的方法,然后,十年轉瞬即過,發現自己水平還在原地踏步,賬戶卻虧損累累,那是多么的悲哀呢!更多資訊,關注財經365股票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