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銀行間市場、貨幣市場的 利率水平快速上升。專家認為, 利率快速上升更多是短期現象,不會長期持續。利率上升是去杠桿的必然過程。只有利率水平比原來寬松環境下的水平有所抬升,才可能為去杠桿創造比較好的外部條件。同時,需關注利率上升是否給實體經濟回暖帶來負面影響。
利率上升是短期現象
“利率快速上升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中國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一是外部原因,整體貨幣政策寬松的范圍開始有收緊趨勢;二是內部原因,金融監管加強,治理“三違反”、“三套利”、“四不當”等行為,防止金融業加杠桿。
從金融監管層面看,銀監會此前下發《關于開展銀行業“監管套利、空轉套利、關聯套利”專項治理的通知》,劍指銀行業同業、投資和理財業務等跨市場、跨行業交叉性金融業務中存在的杠桿高和套利多等問題。
對于資產管理市場,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理事長兼院長吳曉靈表示,當前加強金融市場的整頓和監管,一些金融機構和在資管市場信用鏈過長、產品套嵌過多的公司,在貨幣政策趨于穩健的過程中會出問題。當資金短缺時,它們會不惜抬高短期資金成本來彌補缺口,造成利率上升。
未來金融去杠桿將繼續向縱深推進。此前央行全線上調公開市場各期限逆回購利率,MLF和SLF利率也有所上調。金融機構和商業銀行在期限錯配上沒有套利空間,同時由于流動性壓力,資產負債也無法過快擴張。
“利率上升是去杠桿的必然過程。只有利率水平比原來寬松環境下的水平有所抬升,才可能為去杠桿創造比較好的外部條件。”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表示,利率的上升才會使原來的杠桿無利可圖,促使杠桿逐步消除。因此,利率上升是去杠桿過程中必然的一步。在去杠桿過程中,先是短端利率出現緊張。然后,根據金融機構調整資產負債表的過程,長端利率也會受影響。因此,最開始是貨幣市場短期 資金利率的上行,隨后導致中長期債券的發行利率上行。
關注對實體經濟影響
近期的利率上升可能給實體經濟帶來一定壓力,首先便是增加企業的融資成本。
央行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3月份,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5.53%。受票據融資利率持續上行等因素影響,當月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略有上升,比上年12月上升0.26個百分點,同比上升0.23個百分點。
融資成本上升可能給兩類企業帶來明顯影響。曾剛指出,對于需要融資進行投資的企業而言,融資成本的上升會對投資行為有一定抑制作用;對于一些資金鏈緊張、融資為了應付既有債務的企業而言,資金成本上升會導致資金鏈斷裂,進而出現違約風險。這兩種情況短期內都會給實體經濟運行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利率上升可能對于中小企業形成擠出效應。溫彬表示,可能出現很多此前在債券市場發債的企業放棄發債、延緩發債或轉而申請銀行信貸。問題是,發債企業一般都是銀行較優質的大客戶。在信貸額度一定的情況下,當這些企業轉向銀行融資后,會對中小企業產生擠出效應。同時,隨著整體市場利率的上行,資金成本會相對提高,給下一階段企業改善投資和經營帶來負面影響。
此外,從行業結構來看,雖然企業利潤有所改善,但主要體現為去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后在供給端的變化。溫彬表示,不同行業的改善程度不一樣,中上游的鋼鐵、煤炭、原材料等行業受益程度較大,因此價格上漲較快,利潤回升幅度較大。此時資金成本上升,它們可以通過價格上升來覆蓋資金成本的上升,影響相對有限。但對于下游行業來說,產品價格上漲幅度相對落后,盈利狀況的改善非常有限。如果資金價格普遍上升,它們會面臨更大的壓力。
從貸款利率來看,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盡管基準利率沒有動,但實際上貸款利率的下浮減少。一季度以來不少銀行的貸款利率不同程度地有所上升,目前又出現存款增速明顯低于貸款增速的現象,帶動銀行間市場和貨幣市場的利率水平明顯抬升,這樣逐漸給貸款利率帶來上升壓力。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由于利率水平抬升,今年債券融資的規模大幅縮減,股權融資規模也難以上行,這些都給實體經濟帶來了融資難、融資貴的困擾。
未來利率料有所回落
對于未來利率走勢的判斷,專家認為,目前的利率上行不可持續,未來不存在持續加息的可能。
曾剛認為,目前的利率上行只是相對于過去的低利率環境而言,不可能就此進入加息周期。目前更多的是短端利率受到貨幣政策影響,由此推動中長端利率短暫上行。從中長期看,長端利率最終是取決于實體經濟回報率,實體經濟增長才是決定實際利率水平升降的基礎。
連平也認為,貨幣政策尤其是利率政策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是看經濟增長,另外一個方面是看通脹水平。
從經濟增長方面來看,曾剛認為,現在實體經濟的投資回報率并不支撐長端利率持續上行。因此,利率快速上行的態勢不可能長期存在,只是短期現象。
從通脹來看,連平表示,通脹水平比較穩定, CPI同比漲幅不大,今年全年CPI同比增速或將在2%上下,不大可能超過3%的調控目標,基本不存在通脹壓力。
曾剛認為,從境內外的情況來看,未來一段時間利率持續上行的空間不太,很可能在目前水平上下波動。目前確實也有些偏高,但只是在轉向過程中有一些“超調”。從市場心理預期來看,有一些過度緊張。未來利率水平可能有所回落,但不會大幅回落,而是會維持在相對較緊的狀態上,從而為去杠桿創造較好的外部條件。
對于未來利率上行的可能,溫彬表示,未來利率可能保持在目前的水平,但仍有進一步上升壓力。從外圍環境看,各國貨幣政策均出現收緊趨勢,整體貨幣政策寬松的氛圍已發生變化。我國經濟的基本面已有所改善,當下的工作中心之一是防范金融風險,讓金融體系去杠桿。下半年經濟增速可能有所回落,預計央行今年內不會調整基準利率。但出于防范金融風險和加強金融監管的考慮,在貨幣市場、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資金仍會保持偏緊狀態。再加上外匯占款總體是持續負增長,對基礎貨幣產生壓力,金融市場的資金壓力短期內較難以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