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諾華(Novartis)和凱特(Kite)相繼提交生物制品上市申請,美國FDA批準的首款CAR-T免疫細胞商業化療法大概率會在2017年上市,有望帶動新的細胞治療熱潮興起。
在細胞治療領域,多家醫藥公司紛紛發力,或與國外領軍企業合作,或加速推進自主研究。今年1月,復星醫藥公告,投資不超過8000萬美元與Kite成立合資公司,開拓癌癥T細胞免疫療法市場。此前,藥明康德與另一家腫瘤細胞免疫療法先驅企業Juno宣布設立上海藥明巨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將聯合打造中國領先的細胞療法企業。斯丹賽公司已在國內10家三甲醫院完成41例急淋白血病CAR-T臨床研究。從完全緩解率等試驗數據看,已與國際CAR-T細胞治療三巨頭諾華、Kite、Juno的結果處于同等水平。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本土企業西比曼生物科技公司于4月初宣布,計劃打造先進的自動化、工業化的細胞生產工藝體系。
國金證券醫藥研究員指出,細胞治療行業在經歷技術突破與監管法規推進的助力下,行業經歷重新洗牌后或將迎來新一輪爆發。
業內人士認為,細胞治療行業研究走向臨床應用過程中,缺乏核心技術和研發能力的企業可能面臨淘汰。目前多家上市醫療醫藥企業積極布局細胞治療業務,而斯丹賽等眾多初創生物技術企業計劃在完成融資后掛牌新三板。未來資本市場或將涌現一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細胞治療企業。(原標題:企業爭搶先機 細胞免疫治療領域熱潮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