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市不久的散戶,常見的操作是全倉買入、賣出。這樣做的弊端顯而易見。剛剛買入,發現價格又往下走了一段,有點后悔;好不容易熬到上漲,心里才稍稍寬慰;越往上漲,賺錢的快感越來越強;到頂后開始下跌,感到有點失落:“怎么不漲了?”,不過此時還是盈利的,興奮感要強于失落感,并期待著下一步上漲;然而往往是上漲不來,下跌繼續,盈利也變成虧損,又開始后悔:“早點賣就好了。”,只不過還存在一絲上漲的僥幸;隨著進一步的下跌,虧損的擴大,失望、憤怒、懊悔、緊張等情緒一起上涌,賣還是不賣這個問題以越來越快的頻率出現在腦海中,大腦由于過度思考而變得空白,失去了正常的判斷力,最后在極度的不理智和恐慌中,賣出了所有籌碼。
相信很多散戶都有過類似的經歷。等有了經驗之后,才發覺有節奏地控制倉位相當重要。下面,想深入討論一下倉位控制。
股票的價格是波動的,相應的倉位也應該隨之波動。對于以天為單位的短線操作來說,倉位在一天之內變化的平均值稱為平均倉位,相對于平均值的變化稱為倉位波動。合適的倉位和股票的走勢,股票的特性,止損策略,買入點的時機有關系。
倉位和走勢
股票以天為單位的走勢大致分為三種:橫盤、上漲和下跌。在股票在橫盤時,意味著上漲和下跌都有可能。平均倉位大致可以為50%。如果股票上漲,可以酌情增加平均倉位,上漲越明顯,平均倉位越高。當股票下跌時,要酌情減少平均倉位,下跌越厲害,倉位越低。
倉位和股性
每只股票的特性都是不一樣的。同樣是上漲,有的漲的快,有的漲的慢;有的波動大,有的波動小。波動大、股性活躍的股票,在K線圖上,相鄰兩天的價格重疊比較多,無論是上漲還是下跌,都有做短線的機會,倉位波動可以大一些。反之,如果股性不活躍,波動小,沒有做短線的機會,那么在上漲時,可以鎖住倉位不動,或逐步增倉,而在下跌時應該堅決空倉。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