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海濱的居住者在有海潮來臨時,也須將采用讓一個來臨的波浪推動在海濱中一只木樁到其最高點的方法來確定海潮的方向。然后,如果下一個波浪推動海水高出其木樁時,他就可以知道潮水是在上漲。如果他把木樁改換為每一波浪的最高水位記號,最終將會出現一個波浪在其上一記號處停止并開始回撤到低于這一水平,然后他就可以知道潮水已經回轉了,落潮開始了。這樣,事實上就是道氏理論定義的股市趨勢。
浪潮、波浪及漣漪的比較在道氏理論最早的時期就已開始了。并且更有可能,大海的運動對道氏理論也有一定的啟發。但是,這一比喻也不能走得太遠,股市中的浪潮與波浪遠不如大海的浪潮與波浪那樣規則。用以預測每一次浪潮及海流的準確時間的時間表可以提前制作,但道氏理論卻不能對股市給出一個時間表。以后我們還將回到這一比喻的某些地方,但現在我們將接著討論道氏理論其余的要點與規則
1.平均指數包容消化一切(除了上帝“上帝的行為”)——因為他們反映了無數投資者的綜合市場行為,包括那些有遠見力的以及消息最靈通的人士,平均指數在其每日的波動過程中包容消化了各種已知的可預見的事情,以及各種可能影響公司債券供給和需求關系的情況。甚至于那些天災人禍,但其發生以后就被迅速消化,并包容其可能的后果。
2.三種趨勢——“市場”一詞意味著股價在總體上以趨勢演進,而其最重要的是主要趨勢,即基本趨勢。它們是大規模地上下運動,通常持續幾年或更多的時間,并導致股價增值或貶值20%以上,基本趨勢在其演進過程中穿插著與其方向相反的次等趨勢——當基本趨勢暫時推進過頭時所發生的回撤或調整(次等趨勢與被間斷的基本趨勢一同被劃為中等趨勢——這是接下來的討論中用到的一個很有用的術語)。最后,次等趨勢由小趨勢或者每一的波動組成,而這并不是十分重要的。
3.基本趨勢——如前所述,基本趨勢是大規模的、中級以上的上下運動,通常(但非必然)持續1年或有可能數年之久。只要每一個后續價位彈升比前一個彈升達到更高的水平,而每一個次等回撤的低點(即價格從上至下的趨勢反轉)均比上一個回撤高,這一基本趨勢就是上升趨勢,這就稱為牛市。相反,每一中等下跌,都將價格壓到逐漸低地水平,這一基本趨勢則是下降趨勢,并被稱之為熊市(這些術語,牛市與熊市。經常在一些非嚴格場合分別用與各種上下運動,但在本書中,我們僅把它們用在沖道氏理論出發的主要或基本趨勢的情形)。
正常情況下——至少理論上是這樣——基本趨勢是三種趨勢中真正長線投資者所關注的唯一趨勢。他的目標是盡可能在一個牛市中買入——只要一旦他確定它已經啟動——然后一直持有直到(且只有到)很明顯它已經終止而一個熊市已經開始的時候。他認為,他可以很保險地忽視各種次等的回撤及小幅波動。對于交易人士來說,他完全有可能關注次等趨勢,在本書后面的章節中將會發現可能因此而獲利。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