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讀上市公司的利潤表時,不但要注意收益的數量,還應該注意收益的質量。從上市公司目前的收益質量上,可以更加準確的判斷公司真實的經營狀況,從而預測它未來獲取現金的能力。要時刻牢記:公司未來獲利多少才是影響股票價格的最重要原因。
在分析收益質量時,要考慮以下5個方面:
第一,持續性。該公司是否可以持續獲利?該公司的凈利潤是否在逐年增長?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投資人就要查看當期利潤表和以往的利潤表,來得到歷年的凈利潤,從而計算凈利潤增長率。對于一個穩定增長的公司,該指標應該在10-20%;如果該指標在30%,說明該公司在快速成長;如果該指標在0-10%,說明公司增長速動慢,但依然是持續獲利的好公司。當凈利潤增長率過高時,就要考慮該數值是否合理,公司在未來是否可以維持這么高的增長率。如果未來公司的實際盈利沒有達到外界普遍的高預期,到時候就算公司賺錢,也會因為“賺得不夠多”,而股票價格下跌。值得注意的是,有人以凈利潤增長率大于20% 作為選擇成長性公司的指標。
第二,穩定性。一個公司歷史收益穩定性,對于預測它的未來收益極為重要。看一個公司的財務報表,分析以往收益的目的就是為了判斷和預測其未來收益。未來獲利的多少直接影響股票價格。對于不同行業不同性質的公司,穩定的含義不同。對于成長型公司,穩定可能表現為凈利潤在不同時期根據相同的增長率穩定增加。對于周期性公司,穩定則表現為在不同經濟周期中,凈利潤可預測的發生周期變化。
第三,應變性。社會總是在不斷發展的,市場也是在不斷變化的,一個好的上市公司應該能夠適應各種市場變化,通過提供新產品,新服務,采取新的經營措施,來順應市場的需求。一個公司如果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那么它在市場上被淘汰,被取代就是必然的。所以,雖然公司目前處于贏利狀況,但是如果它的產品(或服務)陳舊而且單一,經營管理方法老套,而且管理層不思進取和創新,那么它未來的獲利能力也是值得懷疑的。
第四,變現性。在公司報表上,凈利潤其實只是一個賬面收益。它并不意味著,公司因為賣出貨物或是提供服務而拿到了現金。這就是說,凈利潤并不總等同于現金。所以在衡量收益質量時,要考慮公司的收益中有多少可以轉化為現金。其中,一個重要指標就是:每股凈利潤現金含量。凈利潤現金含量=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利潤。很明顯該比值越高,說明公司的資金回籠率越高。另一個指標就是:應收賬款周轉率,也就是主營收入與應收賬款的比值。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越好。
第五,人為操縱因素。因為凈利潤是營業收入與支出的差值,所以任何可以影響營業收入與支出的因素都會影響凈利潤。而這其中很多因素可以有很大的人為操縱空間。例如:存貨跌價,成本入賬方法,資產折舊與攤銷,資產貶值,關聯交易等都是常見的會計“貓膩”。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