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自由港概念沖高回落,但是從此前市場預期層面的反映來看,顯然故事還沒這么快到曲終人散的時候。在此,對自由港作其他方面的一點思考:
1、當前,市場對這一概念的炒作,實質是在押注中央將在哪里設立第一批自由港。從中國深化改革的宏觀格局著眼,這不是一個單純的經濟問題,而是一個需要考量許多非經濟因素的重大改革命題。這使得投資人目前不能對任何有可能性的候選地區下百分之百肯定的結論。
此外,還有一個細節需要投資人考慮:第一批自由港,是一處還是多處呢?目前沒有任何信息可以對此做出明確的回答。
再進一步,作為一個邏輯前提,未來的第一批自由港很可能從當前現有的自由貿易由中產生。這看似為投資人提供了明確的投資方向,但目前我國有3批共1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A股中僅注冊地在自由貿區的上市公司就有近150家,另外還有一批雖不注冊于自貿區,但受益于自貿區的上市公司。這意味著潛在投資標的是一個很大的集合。另一方面,這一邏輯的前提,本身就建立在一個可能性之上。
2、從上海自貿區概念、雄安新區概念炒作的歷史來看,“自由港”概念股的炒作存在著一些需要注意的因素。這些因素又從另一個側面增加了投資人的投資難度。
3、18日、19日,市場沒有立即對自由港概念股進行炒作,這或許已說明,場內敏感資金對這一概念的炒作存在著不堅定的因素。
由此,我不否認A股中“自由港”概念股短期炒作的可能性,但要強調的是,在標的選擇、行情延續性等問題上,實際存在著很多不確定性。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從20日起,對“自由港”概念股的炒作就進入了去偽存真的“證偽”階段,這本身就是一個有風險的過程,因此,這一板塊并非某些分析所說的“確定性板塊”。
在哪里設立第一批自由貿易港不是單純的經濟問題
重要會議的報告指出,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
這是引爆20日自由港概念股行情的政策前提。
自由貿易港通常被視為開放程度最高的自貿區,在自貿港里海關一線真正放開,貨物自由流動,取消或最大程度簡化入港貨物的貿易管制措施,簡化一線申報手續。從國際常規上看,自由貿易港往往是港口等交通物流中心,在關稅方面給予優惠,方便國際貿易船只出入港,進行裝卸、儲存與過境中轉等。
可見,自貿區和自由港之間,存在著較自然的升級轉換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