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有從4月份的大調整緩過神來,5月份A股就再次上演高臺跳水,從3150點附近跌至3050點附近,又100點沒了。
昨日大盤又跌了近30點,這下距離3044.29點的階段低點已越來越近,春季躁動積累下的勝利果實基本已經被吞噬殆盡了。
今年以來滬綜指走勢圖
資金大撤離 手慢來不及
4月初A股便遭遇了資金大撤離,4月6日以來滬深股市已連續24個交易日出現資金凈流出,這種情況在5月份加劇了,5月以來,滬深股市連續7個交易日資金凈流出,單日凈流出金額超過200億元的就有4天。
值得注意的是,超大單和大單出現持續凈流出,中單和小單則實現資金凈流入,主力資金的大手筆撤離,反映在盤面上,尾盤大盤一出現跳水,便有資金蜂擁而出,直接被殺到跌停板上,手一慢,一猶豫便挨到跌停板。
比如金證股份(19.07 +0.37%,買入),尾盤快速調試,直接封死跌停板,讓人猝不及防,日K線上留下一根長長的陰線。
金證股份5月10日走勢圖
金證股份4月以來走勢圖
類似的走勢還發生在科力遠(7.76 -0.26%,買入)、銀之杰(16.91 -1.74%,買入)等股票上,這種尾盤跳水跌停的現象愈發頻繁。
7天16股獲增持 產業資本買買買
正當大家紛紛割肉離場之際,市場掀起拋售潮,但產業資本卻在默默買,5月的7個交易日里已有16只股票獲股東增持。平均每天有超過2只股票獲得增持,這個比例并不低。
中兵紅箭(13.42 -0.89%,買入)增持市值最大,達到2.05億元。荃銀高科(14.14 停牌,買入)、青山紙業(3.94 -0.51%,買入)、特爾佳(22.88 -0.31%,買入)和瑞貝卡(6.63 -2.79%,買入)的增持市值也超過5000萬元,分別為8886.87萬元、6849.85萬元、6314.76萬元和5579.17萬元。無論是從增持股票數量,還是增持力度,都不算小。
出現減持的4家公司中,博雅生物(54.75 -0.73%,買入)減持市值最大,為3.68億元。依米康(12.12 +0.00%,買入)和綠城水務(9.75 -0.20%,買入)的減持市值分別為1644.93萬元和3639.33萬元。
5月以來獲股東增持股票
那么大股東增持,對于股價的維護作用怎么樣呢?事實證明,大股東舍得花錢,效果還是不錯的。
增持市值前五的股票,除青山紙業震蕩下跌外,其余個股大體表現穩定,雖未能大漲,但已經震蕩企穩。
“汝之砒霜,彼之蜜糖”,產業資本大舉增持,是為啥,有啥參考價值呢?
產業資本作為最了解上市公司的群體,其行為往往可以影響市場對公司股價的態度。產業資本的增持行為向市場傳遞公司價值具有吸引力的信號,有利于股價的走勢。
回溯歷史,產業資本群體性的增持均帶動了指數的上行,成功增持在底部或階段性底部。2015年下半年市場出現非理性下跌,證監會發布鼓勵公司增持政策,起到了穩定證券市場的作用,多家上市公司進行了增持,市場信心不斷恢復,隨后震蕩企穩。
2015年下半年滬綜指走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