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2017年將有3.25億無線充電產品,其中智能手機約有3億,其中發射端約有0.75億規模。無線充電的接收和發射端的數量快速增長,預計無線充電接收端在2020和2025年將達10億、20億規模,發射端在2021年也將達約5億規模。家用電器設備目前每年約有6-8千萬部的市場規模,潛在市場將超過5億。汽車行業也是無線充電行業強有力的支持者,2013-2016年采用了內部無線充電技術的車型分別為4、14、25和58種,而截止目前已經達到66種。
無線充電系統的設計關鍵要考慮效率、自由度、可靠性三大因素。效率方面主要考慮充電速度、器件的溫升控制。自由度涉及到線圈尺寸和厚度、充電自由度、發射和接受的兼容性。可靠性涉及EMI、異物檢測。
線圈、磁性材料、芯片是組成無線充電系統的三大要素,對于無線充電的性能和成本起主導作用,此外模組制造工藝也會對性能產生較大影響。接收端芯片已經有三代架構,包括單模Qi為主、雙模和第三代自由充電技術。充電線圈:WPC密繞線圈、FPC線圈和MEPQF扁平線圈三種,三種都在發展,成本低、厚度薄是主要趨勢。磁性材料:鐵氧體、非晶、納米晶。厚度非常重要,磁損耗是重要指標。根據終端不同需求和成本要求,三種都有市場。
模組制造工藝對性能影響也很大,不同工藝對無線充電模組性能影響很大,需要產業鏈廠商配合把無線充電體驗做到極致。
投資建議:首推立訊精密,公司是Apple手表無線充電獨家供應,并望參與iPhone發射端供應鏈,并具備車載和全車無線充電解決方案能力,彈性最大;其次推薦信維通信,其具備接收端線圈能力,已切入三星旗艦機三合一接收端供應,且正延伸至國產品牌;再次推薦順絡電子,其具備繞線線圈、磁片和電感、平面變壓器等綜合能力,正切入華為等國產品牌無線充電供應鏈;
關注東山精密,其旗下M-Flex有參與Apple接收端FPC供應鏈;最后,橫店東磁有參與Apple接收端的磁片,國產陣營相關廠商還包括碩貝德、欣旺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