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大宗商品價格恐延續下行態勢
國家統計局、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5月31日聯合發布數據,5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2%,與上月持平。有分析人士認為,繼4月份回落后,5月份PMI指數持平,且連續10個月位于榮枯線上,表明中國經濟增長走穩態勢進一步明確。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說,4月PMI指數自前值51.8%的高位回落至51.2%,引起了市場關于經濟轉向的擔憂,但5月該指數并未出現進一步下滑,表明4月PMI指數的回落僅是前期高水平之后的正常回落,中國經濟走勢仍應長期看好。
從構成PMI的分類指數看,市場供需兩端持續擴叮叮當當張。其中,生產指數為53.4%,低于上月0.4個百分點,但比去年同期上升1.1個百分點,生產增長總體穩定。新訂單指數為52.3%,與上月持平,高于去年同期1.6個百分點,其中新出口訂單指數為50.7%,比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連續7個月位于擴張區間,國內外市場需求繼續改善。值得一提的是,中小型企業活力有所增強。5月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51.3%和51%,分別高于上月1.1和1個百分點,其中小型企業PMI連續3個月上升,年內首次回升至擴張區間。
“5月PMI數據顯示當前經濟運行繼續保持穩中向好態勢。”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師陳中濤分析說,但當前需要關注三個問題:一要注意保持價格走勢穩定,目前價格走勢基本回歸合理,要注意避免價格回落過快抑制企業生產經營積極性。二要注意保持市場需求穩定。去年下半年以來需求回升增強了市場樂觀預期。從指數來看,新訂單指數保持在52%以上較為合理,低于52%企業會明顯感到市場壓力。現在新訂單指數略高于52%,反映訂單不足的企業數量有所上升。三要注意保持大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穩定。最近兩個月大型企業PMI指數有所回落,與此相對應,裝備制造業增長態勢有所放緩。
在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看來,4月工業企業收入、利潤增速雙雙下滑,5月PMI指數短期走平,二季度以來經濟增長有所放緩。
“盡管二季度以來國內經濟運行壓力加大,但大宗商品領域呈現產出加速增長、投資加速下滑的特征,這說明了以基建、地產投資為代表的國內需求改善對生產的拉動。”一德研究院分析師寇寧對期貨日報記者說,“隨著5月以來內需下降預期的增強,需求對大宗商品價格的帶動作用恐減弱。同時,在當前工業生產增長依舊快于需求增長的背景下,供給擴張對大宗商品價格的壓力顯著加大。”
寇寧預計,大宗商品價格短期或延續下行態勢,但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年內可能會出現階段性反彈。
“4月工業企業利潤增速雖較上月有所放緩,但仍處于快速增長區間。盡管終端需求不足導致下游行業利潤改善較慢,但還沒有出現明顯的對中上游行業的抑制。”方正中期期貨研究院宏觀研究員相陽認為,近期多項經濟數據自高位回落,引發市場對經濟改善邊際遞減的預期,但由此沽空資產價格為時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