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一周,主要資產走勢分化,權益資產表現好于債券以及大宗商品。美股再創新高,歐日股指跟隨美股持續走強,港股受外圍股市帶動以及人民幣走強影響繼續上行。A股整體偏弱,但結構分化邊際略有收窄。對此,有公募基金人士指出,一系列新規出臺使A股繼續向價值與基本面回歸,在當前調整格局下,建議關注超跌與績優藍籌股。
整體走強邏輯偏弱
從海外市場方面分析,5月美國新增非農就業人數13.8萬,低于預期(18.2萬)。但在充分就業條件下,對通脹的擔憂將使得失業率和工資增速比新增就業更重要。而失業率已降至4.3%,創16年來最低。博時基金表示,分析海外市場,關鍵是看美聯儲能否落實加息及縮表。
2017年一季度,全球主要國家經濟態勢繼續企穩,美國失業率創新低、法國選舉和南韓大選塵埃落定,市場風險偏好增加將有利于股票市場表現。國內流動性階段性偏緊,對二級市場造成了一定沖擊。但景順長城基金預計三季度流動性會逐步寬松,有利于改善二級市場的預期。
國內宏觀經濟保持平穩增長的態勢,雖然一季度可能是本輪經濟復蘇的高點,后續經濟增速會逐步放緩,但景順長城基金(博客,微博)表示,經濟增速大幅下滑的風險相對較小。雖然流動性階段偏緊,市場擴容加速等因素會對二級市場估值水平形成壓制,但在企業盈利復蘇,通脹溫和可控的背景下,投資可以繼續保持積極態度。
與此同時,5月PMI及各分項均下行,購進價格已經回到“啟動”前的位置,新訂單、生產指數仍在較高景氣水平。遏制房價上漲和金融去杠桿的措施持續性或進一步增強,但利率或不會因此趨勢性上行。博時基金表示,后續數月經濟或弱于今年一季度,但市場已經對此有較為充分預期,A股目前仍看不到整體走強的邏輯。總體上繼續建議防御的配置思路,以貨幣、短久期債券,以及兼顧估值與景氣的部分股票為主要配置方向。
從港股方面分析,投資者對內地經濟增長預期略有走弱,內地金融去杠桿以及監管從嚴,對港股內資板塊構成潛在壓制,但外圍股市正向帶動以及人民幣走強的刺激,可能支撐港股繼續走強。展望短期行情,博時基金表示,港股仍將受到資金追捧,下行空間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