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股市持續下跌,市場有關IPO要不要暫停的爭論此起彼伏。筆者認為,將股市下跌歸因為IPO理由是站不住腳的,且從大的宏觀背景來看,IPO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去杠桿的重要內容,不可能暫停。中國股市之所以與世界脫軌,主要原因還是基本的制度缺失,即使暫停IPO也無益于事,因此監管部門應該做的是在繼續IPO發新股的同時也加大制度的供給和完善,打牢中國股票市場長期健康發展的法律和制度基礎。
股市下跌不能怪IPO
近期,在歐美及亞太多數股票市場持續上漲,頻創新高的同時,中國股市卻特立獨行,跌跌不休!股民怨聲載道的同時,各路專家及股評人士也紛紛出聲,指出IPO加速是中國股市持續下跌的“元兇”。筆者卻認為,股市下跌這個“黑鍋”IPO不能背,因為當前股市的基本面、政策面和資金面對市場的影響要遠大于IPO。
從基本面來看,雖然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加快,但進入4月份以來,隨著PPI同比的快速下滑,系列宏觀數據開始呈現疲態,市場比較一致的預期是一季度的GDP增速可能就是全年的高點,年內GDP增速將逐季回落。從政策面及資金面來看,近期金融監管部門同步密集出臺了系列政策措施以強化金融去杠桿。受監管政策收緊的影響,銀行間市場利率持續抬升,貨幣供應增速也呈現不斷下行的走勢,導致市場資金面持續緊張。最后,從估值角度分析,估值仍高是市場難以上漲的根本原因。雖然目前上證A股平均市盈率只有16倍,但如果將深圳主板、中小板及創業板股票加在一起,全部A股平均市盈率仍有35倍,并不便宜。而且在3000多家上市公司中,市盈率高于50倍的股票有2000只以上,占比超過三分之二,且目前所有A股的中位數市盈率仍在70倍以上的高位。綜上所述,IPO加速并不是市場持續下跌的主因。
暫停IPO有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目標
股民可能只關心市場漲跌,但監管者更應該從更高層次、更加全面、整體的經濟金融改革的視角來看待IPO問題。中國經濟轉型及目前持續推進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一個健康的具有完善融資功能的股票市場:
一是IPO是資金“脫虛入實”的重要渠道。銀行主導的間接融資體系一直不能很好的解決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而股票市場天生就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企業通過IPO上市融資不但可以讓資金直接流入實體經濟,而且因為股權融資不用還本付息,融資成本低于債務融資渠道。從這個意義上說,推進IPO的常態化和市場化,是發揮市場資源配置基本功能不可或缺的一環;
二是IPO可以促進經濟結構調整。IPO加速可以鼓勵更多新興產業和創業型企業上市融資,促進經濟結構改善。同時通過資本市場的兼并收購也有助于去產能任務平穩推進,實現企業的優勝劣汰;
三是IPO是去杠桿的最佳手段。IPO加快可以提高直接融資占比,降低間接融資比例,可以降低整個經濟的杠桿率,防止債務風險。
IPO不應暫停,制度的供給更不能停
要想讓股票市場長期健康向上,暫停IPO是沒有用的,關鍵是要靠完善股票市場的基本制度。監管層更應該將工作重心放在夯實證券市場公開、公平、公正的制度基礎方面。
一是要完善退市制度,健全資本市場優勝劣汰的資源配置功能。就像一個健康的人不能只吸收不排泄一樣,一個健康的股票市場也絕對不能是只有IPO發行上市而沒有退市淘汰機制。比如美國資本市場經歷了上百年的發展,目前也只有3000多家上市公司,而我國A股市場只有不到三十年的歷史,上市公司數量已經超過3200家。美國上市公司數量如此少并不是IPO數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退市數量多。在美國資本市場發展歷程中,已有超過3萬家上市公司退市。統計顯示,1985-2008年間,美國納斯達克市場有11820家企業IPO,但同期退市數達到12965家;同樣,在英國的倫敦證券交易所,2001-2013年間IPO的數量為965家,期間退市公司高達2004家。
二是要加強法律制度建設,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目前中國證券市場亂象叢生的關鍵原因是法律制度不健全,對違法行為處罰過輕導致違法成本很低。亂世應該用重典,要加大對證券市場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讓相關從業人員對法律產生敬畏之心,就必須進一步完善證券市場相關法律制度。這方面可以借鑒美國的經驗。在2001年美國安然公司造假丑聞被曝光之后,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立刻介入調查,事實確認后,安然公司及其相關的投行和會計師事務所都遭到了滅頂之災:安然公司被罰款五億美元,股票被停止交易,公司宣布破產;美國司法部刑事調查結束后,安然公司CEO被判刑24年并罰款4500萬美元;幫助安然公司造假的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被判處妨礙司法公正后宣告破產,從此全球五大會計師事務所變成“四大”;花旗集團、摩根大通和美洲銀行這三大投行因涉嫌財務欺詐被判有罪,受到重罰,分別向安然公司的破產受害者支付了20億、22億和6900萬美元的巨額賠償罰款。受安然事件推動,美國于2002年頒布了“薩班斯法案”,該法案的另一個名稱是“公眾公司會計改革與投資者保護法案”。法案的第一句話就是“遵守證券法律以提高公司披露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從而保護投資者及其他目的。”該法案的通過直接在法律層面提高了財務欺詐的違法成本,讓美國證券市場的投資者保護措施達到新的高度。
三是要完善上市公司分紅制度,培育股票市場價值投資的基石。股票市場不同于期貨及其他證券市場的根本是股票市場可以通過上市公司的盈利分紅實現持續的正收益。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是回報投資者的基本方式,是股份公司制度的應有之義,也是股票內在價值的源泉。同時在我國現階段,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是也是培養投資者價值投資的一個重要基石。我國投資者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的理念之所以很難形成,就是因為現金分紅回報投資的制度不健全,造成市場各方力量更關注價格炒作而忽視價值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