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國際油價低迷、人民幣走勢強勁、暑期旅游旺季來臨影響,即將步入“旺季”的航空股將迎來“最佳”投資環境。
而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投資者對航空股即將到來的旺季行情已經提前有所布局,據紅刊財經記者統計,機場航運板塊近一月累計上漲8.16%,而同期滬指漲幅僅為3.16%。其中,白云機場、南方航空、廈門空港等個股近一個月股價漲幅均在10%以上。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受到利好影響,預計近期國內外出行需求都將大幅增加,今年飛機票價改善幅度或超預期,航空股旺季行情可期。建議投資者接下來重點關注旅游城市機場旺季的表現,以及非航收入有望超預期的航空股。
多重利好催化,航空股旺季將至
相較于近期市場的低迷,航空股近期的表現可謂可圈可點。在業內人士看來,影響航空公司的因素主要來自于三個方面,即供需結構、油價和匯率。而從目前市場來看,油價匯率近期形成利于航空公司業績的同向共振,疊加暑期旅游旺季的來臨,航空股的投資環境可謂頗為“友好”。
華創證券分析師吳一凡表示,部分航空公司因為油價同比大幅增長,其一季度財務數據受到影響,二季度以后相關數據將會得到改善。人民幣匯率方面,他分析說,人民幣走強不僅可以給航空公司帶來匯兌收益,還可以刺激出境游,對航空公司形成明顯利好。
近期人民幣走強,即便不考慮升值,今年匯兌也將同比得到大幅改善。據測算,如全年布油均價在55美元/桶的基礎上每下跌1%,則國航、南航、東航凈利潤分別上升2.4%、3.7%、2.5%,如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幅度降低1%,則國航、南航、東航凈利潤分別上升4.2%、4.9%、5.1%。
而從票價和客座率來看,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暑期旅游旺季的來臨,雙升可期。數據顯示,國航、南航客座率已經連續9個月同比提升。其中國航今年4月份客座率為近三年最高,預計7~8月客座率將穩定在85%以上水平。 票價方面,國金證券分析師蘇寶亮表示,受益于前期高客座率,票價水平持續走強,伴隨高考的結束和暑運的到來,暑期旺季訂票狀況良好,學生流及家庭出游需求將迎來新一輪高峰,今年票價改善幅度或超預期。
行業方面,據華創證券研報統計,從2005年到2016年,航空業收入從1400億元增加到4695億元,復合增速11.6%,利潤總額從50億元提升到365億元,復合增速高達19.8%,行業發展態勢向好。海通證券研報則表示,機場方面受益于航空市場景氣度向好,各項指數同比去年明顯反彈。樞紐機場方面,浦東、虹橋、廣州和深圳機場進出港航班量同比增幅分別為12.0%、9.8%、11.2%和14.8%;對應的進出港旅客量分別增長13.4%、14.3%、9.5%和13.3%。首都機場完成跑道維修,現已逐漸恢復正常運行,運力正逐漸恢復。航班量同比上升7.6%,進出港旅客量同比上升7.1%。
而從國際航協日前對2017年全球航空運輸業贏利前景最新論斷來看,其預計全球航空公司凈利潤將達314億美元,高于此前預測的298億美元,行業收入將達到7430億美元,高于此前預測的7360億美元。國際航協預計,今年客運需求預計將增長7.4%,增長率與2016年持平。需求強勁意味著客運量相比2016年將增加2.75億人次,預計今年客運總量將達到41億人次,這將是有史以來客運量同比最大增幅。
看好旅游城市機場旺季表現
從以往航空股走勢來看,每年6月~8月份航空股實現超額收益的概率相對較高。對其背后的邏輯,業內人士表示,通常凈利潤在前一年四季度和當年一季度業績觸底和環比改善后,二季度往往是淡季不淡,而出于對客座率、票價和航空股未來發展空間的看好,投資者對于三季度的航空股預期會進一步樂觀,二級市場上航空股股價通常也會有不俗的表現。
對于接下來的投資機會,海通證券交通運輸行業分析師虞楠認為,高考結束后旅游市場將逐漸升溫,疊加之后的中小學生及大學生暑假的來臨,旅游城市機場旺季表現值得期待。
聯訊證券分析師牛永濤也表示,上周高考已經結束,一般高考過后將迎來旅游度假的出行高峰期,航空機場作為中長距離出行的首選方式,即將迎來暑期旺季行情,強烈推薦航空+機場組合。其分析說,一方面,近期油價漲幅收窄、人民幣進入升值通道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航空景氣度處于高位,航空旺季即將到來,推薦關注中國國航、南方航空。此外,機場費改落地,疊加機場商業正邁入大型復合型樞紐發展階段,非航收入有望超預期增加對業績的貢獻,推薦白云機場、上海機場,關注深圳機場。
招商證券分析師常濤則認為,年初以來航空需求持續分化,國內高品質航線和國際歐美線需求顯著改善,隨著旺季來臨,內線盈利彈性逐步釋放,推薦內線占比較高的南航,關注國航。受市場偏好切換,以及機場收費提價和免稅重新招標等事件催化,機場板塊走出顯著超額收益,推薦2018年業績有超預期可能的白云機場,關注上海機場。
“當前市場普遍預期油價難以沖高,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企穩回升,航空市場利空漸盡,利多頻出,需求旺盛帶動高票價及高客座率,航空公司業績將持續上漲。”蘇寶亮分析說。
投資機會上,他建議從兩個方面進行挖掘:一是對標美國航空業,盈利改善直接推動航司估值提升,目前美國寡頭壟斷航司PB估值均在2.9倍以上,我國航空公司仍有較大估值修復空間。建議關注南方航空,看好理由為南航國內線占比達70%,是國內航空市場向好的最大受益者,同時引入美國航空戰略投資,對國際線業務形成重大利好。此外,擁有在北京樞紐的絕對優勢、國際航線布局完備的中國國航也值得重點關注,其采取價格優先戰略,將充分享受旺季到來時票價回暖帶來的業績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國航的PB估值在三大航中最低。
二是機場行業收費市場化改革增厚業績,免稅店招標超預期,一線機場非航收入表現引發期待。大型樞紐機場呈現出向航空城轉變的趨勢,業績引擎的轉換以及收費提價有望共同帶動估值的提升,推薦關注上海機場和深圳機場。其中上海機場為機場龍頭,產能富裕,盈利能力強;新一輪免稅招標值得期待,若扣點率提升至45%,首年利潤彈性將超30%。深圳機場方面,國際化發展勢頭迅猛;國內航線占比超過90%,內航內線提價對公司利潤提升彈性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