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ice數據顯示,6月以來機構調研MSCI標的多達555次,涉及37家上市公司。受市場情緒驅動,近5日166只標的股價飄紅,其中22只個股漲幅在5%以上。
分析人士指出,伴隨QFII和RQFII規模不斷擴大、滬深港三地互聯互通逐步形成、A股納入MSCI,境外全面、穩健的投資理念不斷推動A股市場健康發展,減少市場對主題、故事的投機炒作,藍籌股繼續獲取超額收益的市場特征得以延續。
青睞大藍籌和白馬股
Choice數據顯示,美的集團獲調研次數最多,分別獲得泰康資管、紫金財險、摩根資管等132家機構密集到訪。科大訊飛、海康威視、大北農等7家企業獲得到訪次數超過20次。
其中,外資機構調研情緒明顯高漲,調研總數超過120余次。從行業來看,外資機構調研主要集中在消費業和制造業的大藍籌和白馬股。其中,鞍鋼集團、美的集團、海康威視備受青睞,受外資調研次數分別約為28次、26次、22次。
調研機構中也頻頻出現QFII身影。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6月以來,QFII到訪上市公司111次,其中約有40次調研針對MSCI標的企業。國泰證券投資信托公司、復華證券投資信托公司、富蘭克林華美證券等8家機構調研次數超過5次,國泰證券投資信托公司更是一周內馬不停蹄調研包括科大訊飛、老板電器在內的6家上市公司。
總體來看,機構調研的MSCI標的大多具備基本面良好和成長性高的特點。Choice數據顯示,6月以來獲調研的MSCI標的當中,31家企業2016年凈利潤在10億元以上,占比高達86.48%;業績成長性方面,30家企業2016年歸屬母公司凈利潤較去年有所增長,其中9家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增長率在40%以上。
外資配置扎堆現象突出
近段時間外資主動配置A股趨勢有所加強。數據顯示,6月以來,深港通北上資金連續兩周整體流入規模超過南下資金。在A股納入MSCI消息刺激下,21日至28日滬股通凈買入達21.98億元,深股通放大至46.52億元,滬深股通凈買入較上周環比增加約6億元。
從重倉個股來看,6月28日滬股通重倉前十個股中9只被納入MSCI標的。其中,排名第一的上海機場獲滬股通持股比例最高,達27.85%,方正證券、宇通客車、福耀玻璃、恒瑞醫藥四只個股持股比例都在10%以上。另外,深股通持股比例排名前十也有4只屬于MSCI標的,其中海康威視、美的集團持股比例位居第一、第二,分別達7.37%、5.75%。
申萬宏源研究指出,互聯互通渠道中原有169只MSCI標的已持續獲外資增持,3月24日(MSCI發布新方案之后)以來增持標的數量達到107只,占比達63%;6月1日以來增持標的數量有85只,占比達50%。其中,部分個股的外資持有流通比例絕對值較高,最高的達28%,11只個股持股占比在5%以上,31只個股持股比例超1%。
值得注意的是,外資配置扎堆現象突出。申萬宏源分析師指出,若將QFII渠道和互聯互通渠道中外資持股比例簡單累計,多只個股外資持股比例在10%以上,甚至有個股外資持股達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