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滬深交易所的安排,本周滬深兩市共有36家公司的限售股解禁上市流通,解禁股數共計69.81億股,占未解禁限售A股的0.81%。
其中,滬市43.78億股,占滬市限售股總數1.11%,深市26.03億股,占深市限售股總數0.56%。以6月30日收盤價為標準計算的市值為904.50億元,占未解禁公司限售A股市值0.76%。其中,滬市13家公司為614.00億元,占滬市流通A股市值的0.24%;深市23家公司為290.49億元,占深市流通A股市值的0.19%。
本周兩市解禁股數量比前一周48家公司的33.21億股,增加了36.60億股,為其2倍多。本周解禁市值比前一周的391.17億元,增加了513.33億元,為其2倍多,為2017年年內第四高。
統計數據顯示,本周解禁的36家公司中,7月3日有20家公司限售股解禁,解禁市值合計為564.99億元,占到全周解禁市值的62.46%。本周解禁壓力集中度高。
推薦閱讀>>>
七月解禁市值環比大增五成 寶能持有萬科A股份進入解禁期
減持新規出臺后,A股市場大股東和董監高的減持行為有所收斂,大宗交易成交規模銳減五成。但是,上市公司股東減持需求一直存在,并且限售股解禁數量愈加增多,7月就有170.86億股上市,以昨日收盤價計算,市值達2236.69億元,分別較6月份環比大增了41.7%、50.5%。
從各周數據看,數據顯示,7月第一周壓力最大,最小的是第二周,數量18.11億股、市值190億元;其余兩周數量在30億股左右,市值三五百億元。
從個股來看,7月有111只股票出現限售股解禁,東方航空和易事特的解禁規模居前,超過10億股,分別為13.27億股和13.08億股。福能股份、山鷹紙業、青島海爾等11只股票解禁規模超過5億股,35只股票解禁規模超過1億股。與之相比,申萬宏源、強力新材、通化東寶等10只股票的解禁規模較小,低于1000萬股。
這其中定增股依舊是7月份的解禁主力,共有66家上市公司涉及此類型的限售股上市,數量共計112.45億股、市值1421億元,分別占7月總量的65.8%、63.5%。上述解禁數量較大的個股中多數是涉及定增股的上市,其中數量排名前三的上市公司是東方航空、福能股份和山鷹紙業。
另外,投資者還需要注意業績下滑公司的限售股解禁風險。數據顯示,在7月份解禁股中,比亞迪、正邦科技、黑牛食品、超訊通信、新筑股份、粵傳媒等解禁股預期今年中期業績大幅下滑,而像新筑股份甚至出現了連續幾年業績下滑的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萬科A2016年度股東大會于昨日舉行,寶能系持有的股份也將于7月份進入解禁期。相關材料顯示,自2016年7月7月披露詳式權益變動書之后,至7月15日,寶能系又累計以泰信1號和東興信鑫7號2個計劃新增購入萬科A股股票4410.92萬股。根據相關規定:上市公司收購中,收購人持股在收購行為完成后12個月內不得轉讓,投資者收購上市公司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但持股比例低于30%的,也當遵守此規。因此,根據規定,寶能系股權的解禁期在今年7月15日前后。
據萬科此前公告測算,寶能系對于萬科A總體買入成本約為16.1元,持有數量為28.04億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25.4%,總耗資量在450億元左右。以6月30日萬科A收盤價24.97元測算,寶能持有萬科A的浮盈達到248.7億元。解禁期過后,寶能系是繼續持有萬科A股份,還是及時獲利了結,值得投資者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