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早盤,次新股集體大跌,一度反彈后,再次下跌,次新股低開低走,臨近尾盤跌停數還在增加,截至收盤板塊指數跌4.73%,板塊內個股,新宏澤、萬里馬在內70只個股跌停,小200只股票跌幅超5%。
消息面上,證監會和上交所于上周五接連發聲加強對次新股炒作的監管。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14日表示,證監會近期部署了專項執法行動的第二批16起案件,此批案件聚焦于堅決打擊炒作次新股等惡性操作,調查目前已全面展開,部分案件已取得重大突破。
張曉軍表示,線索顯示,部分新上市的股票上市后連續上漲,短期漲幅較大,價量均現異常,同時多組高度可疑的關聯賬戶已涉嫌操縱市場。就此,證監會稽查執法部門將通過立案堅決查處違法行為,維護市場穩定發展。
這批案件的主要特點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惡意利用次新股概念,通過多個賬戶集中、快速拉臺股價,引發個股價格暴漲暴跌;二是成批使用地域特征明顯的賬戶,利用資金優勢短時間內輪番炒作多只股票,團伙化特征明顯;三是有的公司及股東、高管、實際控制人等利益關聯方,通過非法操縱信息披露內容和節奏,與市場機構聯手操縱公司股價,意圖通過高位套現實現非法牟利。
上交所則表示,近期,上交所對區域特征明顯的多賬戶多點聯動類異常交易行為,持續加大一線監管力度。監管發現,此類交易手法具有以下共性特征:
一是炒作標的趨于集中,偏好新上市的小市值股票。股票流通市值一般為10億左右,上市時間多在3個月左右。
二是異常交易行為具有典型性和復合性。主要是動用大量賬戶,利用資金優勢暴力拉抬股價,隨后“斷崖式”快速出貨。
三是賬戶地域特征明顯。經分析發現,賬戶主要集中于浙江溫州等地,并有向其他地區擴散的趨勢。
四是市場影響較為惡劣。該異常交易行為極易導致股價短時間內暴漲暴跌,嚴重侵害正常的交易秩序,損害了中小投資者利益。
上交所表示,異常交易行為極易導致股價短時間內暴漲暴跌,嚴重侵害了正常的交易秩序。將對漲停板虛假申報、盤中拉抬打壓等行為從嚴監管、從重處罰。去年下半年至今,實施書面警示1200余次;對違規情節嚴重的賬戶,暫停交易賬戶近百個。
上交所還提到“清源股份”案例,對投資者陳某多次利用資金優勢拉升“清源股份”盤中價格和收盤價格的異常交易行為,做出了限制賬戶交易3個月的紀律處分決定。其在前期監控發現利用多賬戶多點聯動等手法拉抬打壓股價的諸多賬戶中,具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