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指數在經歷了周一的大跌之后迅速反彈。本周的前4個交易日,A股市場先抑后揚。指數方面,上證綜指4個交易日累計上漲了0.96%,深證成指則累計上漲了0.70%,上證50再創階段高點,累計上漲了1.62%,滬深300累計上漲了1.21%,中小板指累計上漲了0.27%,創業板指雖有反彈,但仍然跌幅較大,累計下跌了3.26%。從主要指數表現來看,A股市場繼續保持前期藍籌強勢的局面,以創業板為代表的中小股票“殺估值”的道路繼續。
從本周市場的表現來看,本周一,A股主要指數均出現了“閃崩”的情形。統計數據顯示,當日滬深兩市526只個股跌停,創2016年初熔斷期間以來新高,其中創業板217只,中小板126只,主板183只,創業板股票占比超4成。不過,各大指數的后續命運卻不盡相同,上證指數迅速反彈,并在周四完全回補了3238點的跳空缺口,上證50則是六連陽,根本沒跌。唯有創業板指數,仍然在下行趨勢的泥潭里腳步蹣跚,跌起來毫不含糊,漲起來特別費勁。在市場板塊方面,鋰電池、化工、煤炭、蘋果產業鏈、保險等板塊受到業績預期的影響,表現較為出眾。
資金面上來看,國金證券監測顯示,本期(7月12日-7月18日,下同)滬股通凈流入25.14億元,深股通凈流入43.39億元;合計凈流入68.53億元。增減持方面,二級市場持續凈增持,本期二級市場凈增持4.70億元。潛在解禁資金方面:本周(7月17日-7月23日)市場將迎來約350.29億元解禁壓力,下周、下下周市場將分別迎來480.57億元、530.50億元的潛在解禁壓力規模。在公開市場操作方面,7月20日,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600億元逆回購操作,實現資金凈投放600億元,為連續第四個交易日實現凈投放,此前3天連續凈投放達千億元。
真金不怕火煉。在A股市場上,一場突如其來的大跌可能會讓投資者對手中股票的“成色”看的更為清楚。而本周一市場的“閃崩”則提供了一個絕佳的觀察窗口。統計數據顯示,盡管本周大盤先抑后揚,整體出現了上漲,但個股上漲的整體比例卻不高。在本周進行交易的3293只個股中,共有788只個股出現上漲,其中漲幅在10%以上的共有73只,漲幅在5%以上的有215只。剔除掉剛上市未開板的新股之后,漲幅在5%以上的207只個股的平均市值為220億元。這些個股中,主要包括業績大幅回暖的煤炭、水泥、鋼鐵、化工等周期性行業,也包括行業景氣度較高的鋰電池、LED等產業鏈。總的來看是以業績和真正的成長為導向。
與此同時,滬深兩市共計有2243只個股整體出現下跌,這2243只個股的平均市值為101億元。上述2243只個股中,整體跌幅超過10%的有308只,整體跌幅超過5%的則高達1093只。其中,創業板657只個股中,有高達548只出現下跌,跌幅在10%以上的有151只,占到整個市場的一半,跌幅在5%以上的則有410只。從占比來看,無論是下跌家數還是下跌幅度,創業板均是此次A股“閃崩”的最大受害者。
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財經首頁。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