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來看,本周債券市場出現明顯反彈,中債10年期國債收益率累計下行約5bp。市場人士指出,近日債市行情明顯轉暖,除避險情緒升溫、資金面偏松等因素推動外,7月進出口及通脹數據低于預期、商品漲價潮或告一段落也是重要因素。不過,后續經濟數據仍待觀察,且未來監管政策未明,債市反彈高度有限,現券收益率料維持高位震蕩。
債市明顯反彈
因避險情緒繼續發酵,昨日國債期貨高開高走,悉數收高。截至收盤,10年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1712上漲0.21%,5年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F1712上漲0.21%,雙雙創一周新高。現券市場同步走強,其中10年國開活躍券170210收益率下行約2bp報4.2725%,10年國債活躍券170010收益率下行約2bp報3.6175%。
總體來看,本周債券市場出現明顯回暖,指標中債10年期國債收益率震蕩下行,從8月7日的3.6626%跌至11日的3.6163%,累計下行約5BP.
國信證券固收研究團隊點評稱,近兩日債市行情明顯轉暖,除了朝美關系帶來的避險因素推動,前期7月進出口以及通脹數據低于預期的醞釀也非常重要。如果后續公布的信貸和工業增加值等數據也低于預期,近期騷動的新周期將暫時降溫。而在經歷過大幅上漲后,工業品期貨的價格也將等待著需求以及庫存數據的檢驗。
基本面上,以美元計價7月出口同比增長7.2%,進口同比增長11%,均弱于路透調查預估的10.9%和16.6%;7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4%,略低于路透調查預估中值1.5%。
短期反彈高度有限
分析人士指出,近期商品價格上漲對未來通脹的傳導以及監管政策的擔憂仍然壓制現券,且經濟數據出爐前市場觀望情緒較重,短期內債市反彈高度或有限。
招商證券點評稱,當前商品價格上漲對債券市場的傳導大部分是立足于“虛”:商品對債券市場的負面影響未必會持久,商品價格本身的上漲也未必會持久。投資者近期從周期品或者周期股上掙到了錢,當然有一定道理,但是執意以此為理由空債券,恐怕就有些“不講道理了”。
華創證券指出,地緣因素發酵疊加近期資金面結構性寬松,帶動債券市場收益率小幅下行,但是驅動收益率下行的因素并非趨勢性因素。在人民幣兌非美貨幣持續貶值,流動性和監管環境都未放松的情況下,市場更加關注基本面的變化和潛在預期差,綜合來看債市收益率上行風險大于下行風險,本輪調整還將持續并大概率突破前期高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