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圍市場方面,上周美股再現劇烈波動,雖然道指曾反彈回22000點大關,但上周四急跌再創三個月來最大跌幅,帶來環球股市均震蕩。巴塞羅那恐怖襲擊引發避險情緒,市場對特朗普政策前景憂慮亦明顯升溫,指數高位回落壓力逐漸加大。內地A股過去一周有明顯反彈,滬指收復了此前一周跌幅,中小創板塊表現積極,資金交投意愿增強。
港股上周高位反復,市場剛從地緣危機中走出來,卻又迎來新的利空沖擊。雖有騰訊及中資銀行股中期業績提振,但最終走勢沖高回落,反映資金謹慎態度。大市交投方面,上周大市日均成交約880億港元,較此前一周略有下降。衍生市場方面,認股證日均成交約140億港元,牛熊證日均成交約60億港元,仍維持較高水平。
恒指牛熊證資金流方面,上周一至周四恒指牛證出現約620萬港元資金凈流出,而熊證則獲得約9460萬港元凈流入資金,反映較多資金部署淡倉。街貨分布方面,截至上周四,牛證街貨集中在收回價26500點至26900點之間,相當約3660張期指合約;至于恒指熊證,街貨集中在收回價27600點至28100點附近,相當于約3250張期指合約。
行業資金流數據方面,期內中資保險股板塊的相關認購證獲得約3310萬港元資金凈流入;另外,中資地產股板塊的相關認購證也得到約1920萬港元資金凈流入;反觀,電訊設備股板塊的相關認購證出現約5320萬港元資金凈流出套現;同時,內地電訊商的相關認購證也有約2100萬港元資金凈流出。
權證引伸波幅方面,指數權證普遍回軟,以三個月貼價場外期權為例,恒指的引伸波幅下跌0.2個波幅點至14.3%,國企指數的引伸波幅下跌0.9個波幅點至16.9%;個股板塊方面,信息科技股騰訊的引伸波幅回落約0.2個波幅點;國際銀行股匯豐的引伸波幅上升0.1個波幅點;交易所板塊的引伸波幅回落2.3個波幅點。
近期很多公司公布中期業績,不少資金在業績前部署相關認購證,部署業績的較佳做法,是在正股公布業績之前入市,而當正股公布業績后股價出現變動時便趁機會套現,而不是在消息公布后才追買或追沽。很多時候正股在公布業績前股價已被偷步炒高,相關認購證的需求也會在業績公布前有所增加,引致其引伸波幅居高不下,甚至進一步上升。然而,當業績公布后,相關正股的不明朗因素消除,如正股股價沒有出現較大變化,相關權證的引伸波幅較大機會受壓而回落,此時如投資者沒有果斷離場而選擇持貨一段時間,很大機會因引伸波幅回落,以及時間值損耗而虧損。另外,入市與否最重要的是衡量值博率,在沒有足夠值博率的情況下決不入市。以騰訊為例,現價為326港元,如認為正股有機會升上340港元,潛在升幅有14港元,支撐位在310港元,執行止損須損失16港元,以14港元博16港元,在不充足的值博率下,便不值得入市。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