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表示,在宏觀經濟穩中向好、環保督查趨嚴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的背景下,有色金屬價格有望持續上漲,看好有色板塊下半年行情。
多數公司業績靚麗
在已經公布半年報的51家上市公司中,45家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其中,凈利潤同比增長10倍以上的有5家,凈利潤同比增長一倍以上的有15家。
華泰證券有色金屬分析師李斌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2017年上半年國內鋅現貨均價為2.22萬元/噸,同比上漲約54%,環比增長超過20%。從實際供需數據來看,鋅精礦受到2015年海外礦山減產、關停的沖擊,出現供應上的短缺;而下游基建、汽車、地產等行業需求向好,供需缺口支撐價格高位。2017年,海內外礦山仍處在復產周期,實際新增產量較少,鋅精礦供應短缺年內大概率持續。
宏觀經濟復蘇疊加供給側改革推動鋁行業量價齊升,鋁上市公司業績成為有色金屬行業半年報的一大亮點。5家凈利潤同比增長10倍以上的上市公司中,有3家公司主營業務是鋁。怡球資源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601%,銀邦股份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078%,中國鋁業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006%。中國鋁業表示,2017年上半年凈利潤大增主要是主營產品價格上升,導致自產產品毛利率增長較快,上半年氧化鋁價格同比上漲45.12%。
在打擊非法開采力度超前以及需求回暖的背景下,稀土價格一路飆漲,氧化鐠釹價格上半年漲幅達70%。受此影響,稀土相關上市公司業績靚麗。北方稀土2017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12億元,同比增長258.27%。盛和資源2017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35億元,相比去年同期虧損2309萬元,大幅扭虧。兩家公司均表示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為,上半年工信部聯合相關部委對稀土行業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推動稀土行業秩序整頓工作,穩定稀土產品市場,稀土產品價格普遍上漲。同時稀土市場需求溫和增加,帶動稀土行業景氣度回升。
需求增長點料形成
已經公布三季度業績預告的15家上市公司全部預喜,其中,8家預增,4家扭虧,3家略增。8月18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7月份部分商品價格及指數,全國有色金屬價格指數為83.00,同比上漲14.20點。李斌表示,根據國內外經驗,供給側改革的執行和效果會持續3至5年,甚至更久。根據我國上世紀90年代輕紡產業的供給側改革和美國2001年供給側改革實施效果,產業在政策執行后的3至5年,企業盈利發生顯著變化,并且產業集中度也大幅提升。
“始于2015年的黑色產業供給側改革已持續近兩年,無論價格走勢還是企業盈利都發生了本質變化。以鋼鐵為例,之前行業大規模虧損,但2017年一季度全行業實現盈利,鋼鐵上市公司的PE回歸至10至15倍水平,且伴隨近期漲價呈現盈利進一步提升的趨勢。”李斌表示,典型供給側改革受益代表行業為電解鋁和稀土,供給側改革于2017年開啟,有色的供給側改革遠未結束,預計效果至少會持續2年至3年。
廣發證券有色金屬首席分析師巨國賢對記者表示,全球大規模的基建常源自于中低端產能的全球化轉移。在經歷中低端產能歐洲至美洲、美洲至亞洲四小龍、亞洲四小龍至中國的轉移后,我國目前正處于新一輪中低端產能全球化轉移初始階段。在這輪周期中,基本金屬以及眾多小金屬品種均會受益。
“我們即將面臨新一輪的全球中低端產業轉移,以及由此形成的配套產能建設潮。這必將迎來新一輪全球范圍內的固定資產投資,形成有色金屬新的需求增長點,從而開啟基本金屬景氣周期。因此,在這個時點投資者應關注基本金屬投資機會。”巨國賢稱。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