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周,上半周是7月份的結尾,下半周是8月份的開局。從整個7月份來看,交易呈現一波三折的態勢,但整整一個月的滬指波動區間就框定在150點的范圍內。當下檔接近1950—1960點時就會引發反抽,但上檔始終受制于30天均線的壓制。從形態上來看,反抽力度漸次衰落。經過反復的波動后,7月滬指依然以帶有上影線的月小陽線報收。
而8月份的開局似乎有些恢復。8月1日滬指利用慣性下探的30天均線優勢,開局就拉出陽線,躍到該均線上方,當天始終堅持到收盤,呈現全線補漲的格局。8月2日盤初跳高上沖,但由于后繼介入力度相對有限,只能轉向回補當日跳高缺口。
就主板來看,最有特色的就是權重股的維穩作用。比較有意思的是,近期中石油(行情 專區)的表現基本上已經成為滬指的領先指標了。而券商、房地產(行情 專區)、鐵路基建板塊成了中堅力量,這主要受益于保障房建設以及社會服務基建的政策扶持。
恢復的緣由
8月初市場略有些恢復,可能是得益于如下一些信息:
如果說在7月底重啟逆回購是為了緩解市場流動性壓力的話,那么在月初8月1日,央行再度進行340億元加倍重啟逆回購,實際上是在向市場釋放維穩流動性的信號。想當初,央行在今年春節后由逆回購操作轉向了正回購操作,向市場釋放了收縮的信號,股市便開始節節敗退,從2444點一路下跌至1849點,整整跌掉600多點。所以,此次央行在7月底和8月初重啟逆回購的信號值得高度重視。
另外,國家外匯管理局7月31日公布RQFII投資額度審批情況表顯示,7月共向15家機構合計發放170億元人民幣投資額度。截至7月底,RQFII總體額度達1219億元,對市場形成了正面的影響。同時,當月還批準了15億美元的QFII額度。回想起在6月24日股市低點的時候,外管局也特批了近150億元的QFII和RQFII額度,次日在瞬間探底1849點后,滬指便迅速回穩。這實際上是在漸次向股市輸送未來潛在資金,雖然量不大,但讓場內投資者看到了一些希望。
與此同時,近日還公布了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3%,超出了市場的預期,給市場帶來了一些信心。
最重要的是,原來市場認為新股發行可能會很快重啟,將轉眼間7月份已經過去,而新股發行改革意見終審稿仍未出來,證監會通氣會上也多次表示新股恢復發行沒有時間表,市場也在傳聞財務數據需要更新。這種預期的改變,也給市場多了一些休養生息的機會。
幾個板塊值得關注
但是從盤口來看,進一步上行動能并不是很充足,主要是反映在成交量能上,在未來仍存在著反復波動的可能性。不過,從近期的線索來看,有幾個板塊值得關注。
房地產板塊可能是一個較為明確的行業,不僅業績不俗,而且近期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積極穩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使得該板塊再受激勵。而國務院萬億元城建清單,是否會推動上下游仍需觀察。
近日也有消息稱發改委將啟動新一輪的節能補貼政策。據悉,新一輪的補貼主要是針對能效領跑者,如此消息屬實的話,短期可關注一下產品技術優勢較強的家電(行情 專區)企業。
利好不斷的環保行業,或即將又迎來一系列的重大政策利好。據悉,《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將于本月底或8月初公布。大部分業內人士看好大氣污染防治產業未來發展,其后《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也將緊跟出臺。脫硫、脫硝、除塵三大污染治理領域均存在政策加碼的可能性。
光伏行業前期壓力極大,有些毛利率都轉負,有些處于停產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中歐光伏談判給了一些曙光。根據達成的協議,歐盟為中國光伏產品規定了每瓦0.56歐元的價格,這樣就可以避免征收47%關稅窘境,而且在歐盟市場占有一定的份額。而關于分布式發電的政策扶持也可能在未來推出,嘉興等地已明確出臺可觀的補貼政策。因此,光伏將可能是一個否極泰來型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