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面保持相對平靜的狀態,A股上周也主要以整理走勢為主。滬指圍繞2050點一帶持續寬幅震蕩,盤面上各板塊有序輪動的格局延續,表明市場仍具備相對充沛的內在做多動能。隨著宏觀經濟出現一定的階段性好轉,我們預計股指適當整固后未來仍有沖高空間。操作上,建議不妨趁股指整理的過程,適當逢低加大倉位配置,可重點關注農業、醫藥(行情 專區)、化工(行情 專區)等補漲要求強烈的板塊,以及稀土永磁、小金屬等資源類品種。
宏觀數據溫和向上
上周五統計局公布最新的宏觀經濟數據,市場最為關注的CPI和PPI指數都相對較為樂觀。7月份CPI同比增長2.7%,從結構的角度來看,食品(行情 專區)仍是推動CPI上漲的主要因素,包括豬肉價格的上升以及蔬菜價格受高溫天氣影響的上漲。但整體來看,價格水平變化并不大,數據本身也低于市場此前的預期,預計未來通脹數據不會出現顯著的抬升,這也為貨幣政策的調控以及資源價格的改革提供更多回旋空間。
從PPI數據來看,同比下降2.3%,雖然延續了此前的下降趨勢,但降幅開始有所收窄。同時,生活資料出廠價格環比降幅也開始持平,意味著制造業境況開始出現局部的回穩跡象,結合流通領域重要生產資料交易價格變動情況分析,7月底大部分上游原材料(行情 專區)價格以及中游的化工產品的交易價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這與7月份制造業PMI指數略有回升的狀態也基本吻合,表明管理層近期出臺的溫和刺激政策和促改革的舉措已經顯現出效果。此外,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也超預期的同比上漲9.7%,進一步佐證國內宏觀經濟此前持續回落的狀態開始得到逐步改善。我們預計,未來針對實體經濟的結構性信貸和財政政策仍將延續寬松的基調,有望對A股形成較強的正面影響。
繼續沖擊2100點
從盤面運行特征來看,上周各板塊走勢雖然有所分化,但輪動特征依然較為清晰,無形中也使得盤面始終維持了較強的板塊效應和賺錢效應,熱點得以不斷維系,保證了股指不至于出現深幅的下挫。
一方面,從權重板塊走勢來看,以銀行(行情 專區)、券商為主的金融權重板塊繼續呈現回穩的走勢,技術底背離的狀態進一步延續,政策上的結構型寬松將繼續為其提供正面的支撐力量。此外,地產板塊雖然受到房產稅試點擴大的負面消息影響,但盤中并未明顯走弱,反而呈現出脈沖式的活躍,加上自身估值水平也具備一定的優勢,預計未來仍具備沖高空間。
另一方面,在中小市值品種的表現上,雖然創業板(行情 股吧 買賣點)指數由于技術上明顯的頂背離狀態而面臨較大的短期調整壓力,但盤面仍不缺乏稀土永磁、航母等題材概念熱點,加上此前走強的4G、云計算等科技類板塊也不時在盤中有所活躍,資金仍保持了相對較高的交投熱情。
整體來看,股指短線的寬幅拉鋸可能是源于資金的調倉換股,同時也不排除以空間換時間的方式來縮短整固的周期。只要板塊之間仍呈現出輪動的格局,市場內在的推動力量也就不至于缺失。
從技術面來看,前期趨弱的均線系統已經得到較好的修復,目前5日均線上穿10日和20日均線,形成金叉形態;同時MACD指標也呈現出紅柱持續發散的狀態。技術面上的多頭信號依然較為明顯,這也意味著股指在2000點一帶的支撐較為強勁。量能尚不能有效放大固然是當前困擾指數運行的部分因素,但只要指數始終運行在1849點和1965點兩個低點連線所形成的上升趨勢線上方,便具備繼續沖擊60日均線以及2100點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