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7月經濟數據的陸續公布,市場預期開始出現新的變化。我們預計政策松動的可能性有所降低,市場的風險偏好將醞釀向下的拐點。不過,前期的樂觀預期仍在影響市場,未來或有的悲觀預期形成仍然需要時間,A股正處于一致預期的重塑期。我們認為,在市場預期的重塑期,投資者之間的分歧很難達成一致,大盤仍將延續前期的震蕩格局。
預期進入重塑期
市場預期開始出現新的變化,主要是來自于兩個方面:一是下半年國內居民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或超市場預期;二是長端的市場利率水平或將明確上行趨勢。我們認為,在經歷了一個月左右的興奮之后,市場的風險偏好或許已經開始醞釀向下的拐點。
7月份市場風險偏好的轉變來自于多重因素的共振。首先,央票出現暫停、公開市場實施逆回購,隨后開始“鎖長放短”的扭曲操作,中國央行率先傳遞出預調微調的信號。其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在鐵路投資、棚戶區改造、信息消費、節能環保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上的舉措,意味著下半年政府將實施較為積極的財政政策。最后,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促改革”,并取代了前期的“防風險”,極大地刺激了投資者情緒,市場風險偏好在“6月錢荒”之后持續回升。
不過,種種跡象表明8月中下旬的市場風險偏好或出現向下拐點。一是國內CPI漲幅或超出市場預期。從已公布的宏觀數據來看,7月采購經理人指數、進出口數據均超出了市場預期,若7月CPI增速繼續回升,則貨幣政策難以出現實質性的松動,并約束進一步“寬財政”的政策效果。二是長端的利率水平或趨勢性上行。表外資產表內化導致信用的萎縮仍在延續,地方性政府債務審計也影響信用評級,信用風險確實在上升。另一方面,央行的扭曲操作疊加通脹回升的預期,長端的利率水平或將出現趨勢性上行。我們認為,在經歷了一個多月的興奮之后,市場風險偏好或許已經開始醞釀向下的拐點。
關注中小板(行情 股吧 買賣點)與消費股
前期的樂觀預期仍在影響市場,未來或有的悲觀預期仍然在醞釀,A股市場正處于一致預期的重塑期。我們認為,在市場預期的重塑期,大盤仍將延續前期的震蕩格局。不過,與前期市場明顯不同的是,行情在結構上將呈現出一些新的變化。
一是中小板突圍。8月以來,上證綜指、深成指、中小板指與創業板(行情 股吧 買賣點)指的漲幅分別為2.6%、4.5%、7.8%及4.6%,中小板指表現更加搶眼。一方面,受制于限售股解禁、基金贖回及再融資壓力,8月創業板指上升的空間受到明顯約束。另一方面,A股存量資金博弈的格局仍然未變,經濟轉型期的大盤股也缺乏趨勢性機會。考慮到賺錢效應,目前的中小板估值與升幅相對于創業板更合理;而考慮到想象力與股價拉升,目前的中小板較權重大盤股也更具題材與資金優勢。我們認為,在預期重塑期,A股市場中的投機資金將更青睞中小板。
二是消費股崛起。7月初的一些大眾消費品已經開始走強,8月以來的消費股行情更有擴散之勢。數據統計顯示,8月以來汽車(行情 專區)、農林牧漁、餐飲旅游及商貿零售的指數漲幅分別達到7.6%、7.3%、7%、6.8%,均處于A股市場的行業漲幅前列。究其原因,一是前期科技股累積了巨大漲幅,疲態盡顯下上攻難度較大;二是消費股確實出現了一些支撐因素,比如人口政策及中報業績等。從更長的時間來看,下一階段通脹預期的重啟有助于消費股的繼續演繹,而未來城鎮化的推進更有利于消費股的繼續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