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主板的修復性反彈、創業板(行情 股吧 買賣點)的“市夢率”強勢仍在延續,但行情整體越來越滯重,盤勢結構也越來越松散。一是主板市場出現地產股穩健、銀行(行情 專區)股趨弱的分化;二是依賴主題驅動的創業板開始出現熱點發散、弱股補漲現象。至此,主導后期A股局勢的兩大決定性因素已逐漸清晰:主板市場的穩健性取決于地產股,創業板“市夢率”泡沫何時會破滅取決于IPO何時重啟。
關于地產股,目前形成了“房產稅擴圍”與“放松再融資”相互制衡的局面,這決定了估值超低的優質地產股有修復性反彈的動機,但還不具備形成趨勢性行情的基本條件。隨著調控政策的不斷完善以及房地產(行情 專區)行業自身的不斷成熟,我國房地產業正在從高速增長期進入成熟階段。在資本門檻不斷抬高、政策門檻不斷提升、行業利潤逐步下降、調控措施不斷齊全的趨勢下,房地產行業未來加劇分化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轉,一線地產公司和具有區域性優勢的地產公司會不斷實現“贏家多吃”,三、四線地產公司會逐步衰亡,房地產的經濟權重、股市中地產股的指數權重會不斷減弱。我們認為,按照不同資源稟賦、不同資本路徑和不同資本規模,分化趨勢下有三類房地產企業有望勝出。一類是資本積累雄厚、土地儲備雄厚、全國性布局的一線地產公司;第二類是背靠央企集團、資源稟賦優異的“中字頭”房地產公司;第三類是符合政策導向、被政策優先支持的保障房、廉租房、城市棚戶改造項目業務占比大的房產企業。
由于房地產行業正在從經濟支柱性產業逐漸降格為民生基礎型產業,估值基準從2009年之前20-40倍PE區間降格到現在的8-15倍PE區間是一種合理現象。我們認為,未來較長時間內,主流地產股估值在10-15倍PE之間波動或是常態,10倍TTM-PE以下增加配置,接近15倍TTM-PE縮減配置是一種合理的策略。年內,在再融資開禁與“房產稅擴圍”的對沖作用下,地產股整體或仍以“跌多了漲,漲多了跌”的區域性波動為主,但結構上會不斷優劣分化。基于優質地產股上半年已經基本鎖定了大半盈利,且估值低廉,存在修復性反彈的動機,但并不能形成趨勢性行情,反彈完畢后行業內部分化的現象會更加明顯。
我們之前曾分析提示,IPO重啟帶來的比價效應和資金分流將是刺破創業板“市夢率”估值泡沫的最大殺器。到目前為止,創業板已上市公司為353家。截至7月底,正在排隊待審的準上市公司為746家,還有83家公司之前已經過會,這829家擬上市公司和準上市公司不一定都會上創業板,但在“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積極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用市場機制倒逼經濟結構調整緊迫感”背景下,上創業板的公司數至少會超過一半以上,即使按一半計算就已明顯超過現有創業板的規模。
IPO到底會在什么時候真正重啟呢?在7月底、8月份“IPO重啟敏感期”過后,業界新的一致性重啟預期是10-11月份。股市的超前預感效應決定著,創業板的行情不會等到IPO真正重啟才應聲下跌,如同之前市場都認為IPO會在8月份重啟,創業板在6月初就開始劇烈震蕩那樣會提前2個月左右作出反應。因此,雖然市場的熱點重心仍在創業板,但后階段的創業板會越走越滯重。結合半年報的密集披露、盈利預期下修的壓力,8月份創業板震蕩幅度加大仍是大概率事件。
在創業板風險增大、主板活力不足的格局下,按照“主題制勝”的邏輯,當前時點的策略視角可階段性離開創業板,利用估值價差重點挖掘主板中的新興產業和新型消費股,主板中也有消費電子,也有環保節能,也有醫療生物,也有文化傳媒(行情 專區)公司,且盈利的穩定性和估值水平更具比較優勢。除此之外,當前的“酷暑”主題也值得關注,如酷暑帶來農副食品(行情 專區)價格上漲,7-8月份的CPI因此可能會“沖3”,帶來相關受益主題;再如酷暑催熱了避暑旅游和暑假游,旅游服務類公司將大受其益等。